jiùshì

就事


拼音jiù shì
注音ㄐ一ㄡˋ ㄕˋ


就事

词语解释

就事[ jiù shì ]

⒈  旧时指前往任职。亦见“就职”

obtain employment;

引证解释

⒈  就职。

唐 韩愈 《进撰平淮西碑文表》:“至於臣者,自知最为浅陋,顾贪恩待,趋以就事,丛杂乖戾,律吕失次。”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周昉》:“又经数月,再召之, 昉 乃就事。”

⒉  指从事份内活动。

叶圣陶 《倪焕之》一:“焕之 把身子坐直,全神贯注地望着前方,似乎透过了中舱头舱的板门,透过了前途浓厚的黑暗,已望见了正去就事的校里的好些学生。”

国语辞典

就事[ jiù shì ]

⒈  就职、任事。

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至于臣者,自知最为浅陋,顾贪恩待,趋以就事。」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故事拾遗》:「又经数月,再召之,昉乃就事。」

分字解释


※ "就事"的意思解释、就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经理希望大家开会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找到机会就借题发挥。

2、劝告是不够的,原以为是贞烈之女,哪个替皇帝办事?儿子死了,才貌超群,我只当散心取乐,他会觉得你不懂得体谅他人,我这个人 通情达理 ,子不得不亡”!你到想想看,和蔼可亲的老人, 就事论事,对政府所面临的暂时困难是能够理解的,”;说重点。

3、我不是在批评他们,只是在就事论事。

4、若就事论事,这三个疑问引发的思考似乎可大可小,但是如果放大到社会上,或许就是三大社会问题了。

5、如,就事论事当机立断派指出,着眼主要矛盾并一步步处理解决;普遍适用理论派指出,这个时期要注意六大禁忌,并附上对策。

6、就事论事我所有的渠道都说那岛上没有。

7、我是就事论事而已。

8、出于对双方和彼此关系的尊重,你应该争取就事论事。

9、宏大理论阐释的那种评古论今不着边际的演绎和归纳,就事论事个案分析的那种缺乏理论想象力和反思的琐碎,体现出中国理论界在中国政治改革研究方面的理论贫乏。

10、“老鼠灭门案”的当事人被拘,有人认为其属咎由自取,有人认为属行政权的滥用,但就事论事而言,“老鼠灭门案”被拘具有多重警示性。

11、目前,国内理论界在关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的研究中,多集中于司法中的具体问题,就事论事,很少探究溯及力问题背后的刑法价值取向,犯了舍本逐末的毛病,没有从宏观上探求解决溯及力问题的方法。

12、伟大的头脑发明创造;平庸的大脑就事论事;市井小民议论他人。

13、但找到适当的干预手段是艰难的,就事论事的调查大多基于非官方的证据。

14、就事论事,一旦计算机使用了超线程,一台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处理器(每个CPU具有X个内核的CPU)就会翻倍。

15、你为什么非得这样回答呢?你就不能就事论事的解释一下吗?

16、这进一步贴近了就事论事地讨论问题的目标,让语言本身不再成为阻碍。

17、当你和你亲近的朋友吵嘴时,试着就事论事,不要扯出那些陈芝麻烂谷的事。

18、和亲人意见相左时,请就事论事,别翻旧帐

19、他是个浪漫的思想者,但他讲述建筑的诗意和建筑的时候经常采取就事论事的方式。

20、与好朋友争吵时,就要就事论事,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