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shì

久视


拼音jiǔ shì
注音ㄐ一ㄡˇ ㄕˋ

繁体久視

久视

词语解释

久视[ jiǔ shì ]

⒈  同“久视”。

⒉  视,古“视”字。

引证解释

⒈  长久存在;长寿;不老。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吕氏春秋·重己》:“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
高诱 注:“视,活也。”
《黄庭外景经·中部经》:“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蔕。”
《隋唐演义》第八四回:“便有一班方士术者来与之周旋,或高谈长生久视,或多作游戯神通,总无益於身心,而适足为其眩惑。”

⒉  长久注视。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变化倐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⒊  久眎:同“久视”。眎,古“视”字。

明 许承钦 《古古贻赠三诗答次》:“鹤爱引经能久眎,龙称无首是真才。”

国语辞典

久视[ jiǔ shì ]

⒈  长久注视。

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变化倐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⒉  道家指长生不老。

《老子·第五九章》:「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

⒊  唐朝武后的年号(西元700)​。

分字解释


※ "久视"的意思解释、久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

2、久立伤骨,久站伤胫,久行伤筋,久坐伤心,久卧伤气,久视伤神,忧伤损寿,枯坐损身!养生保健要注意适量、适度,尊重科学。愿你身体健康心情舒畅。

3、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4、人劳五伤: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卧伤气。时常变换,动作姿式。有利健康,有利休息。

5、老子人生哲学的对象是成功者,其内容并非人们所认定的“长生久视之道”,而是探讨成功者的成圣问题。

6、久视伤神,久立伤胃,久坐伤血,久卧伤气。

7、【电脑族护肝法宝】久视伤肝,久坐伤骨,长时间盯着显示屏,容易头昏头痛。肝气不舒,则会出现高血压、消化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症。上班族养肝不妨喝枸杞粥,枸杞30克,大米60克,将大米煮成半熟,加入枸杞,煮熟即可食用。

8、与统治者不遗余力地提倡道教的举动相呼应,唐代社会形成了一股求道学仙、追求长生久视的社会风气和美学风气。

9、神仙形象的两个基本属性长生久视和快乐逍遥既描述了个体人得道以后的崭新的存在状态,又体现着个体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

10、前辈说出这样的话,难怪上古八族等洪荒异种无法入修行劫而成就超脱,但凭神通再强,也终究不得长生久视之道,始终轮回六道,披毛戴角。

11、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12、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曹庭栋

13、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一则致霖雨于天下,一则宣教化于区中,背伪归真,岂逐叶公之好?长生久视,实资豢氏之功。

14、先秦道家以道观生,察生命起源,明人生自然、人是自然动物,反对仁义,崇尚无为,追求超越生死转换的长生久视

15、段逸山自古以来,人们就感叹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为了追求“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便寻求种种养生的途径。

16、“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要经常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一些健身运动,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以便有足够的精力。

17、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世界保健日,希望您多运动,多开心,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保健常识多积累,健康长寿乐生活!

18、长生久视非吾愿,河清海晏天下宁。

19、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20、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一则致霖雨于天下,一则宣教化于区中,背伪归真,岂逐叶公之好?长生久视(造句 网),实资豢氏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