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市民文学市民文学的意思
shìmínwénxué

市民文学


拼音shì mín wén xué
注音ㄕˋ ㄇ一ㄣˊ ㄨㄣˊ ㄒㄩㄝˊ

成语解释 市民文学

繁体市民文學
词性成语

市民文学

词语解释

市民文学[ shì mín wén xué ]

⒈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引证解释

⒈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 宋 元 明 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分字解释


※ "市民文学"的意思解释、市民文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海派画报的市民文学化以及海派文学杂志的画报化,是海派报刊兼顾通俗流行与品位的行销策略。

2、元、明两代,市民社会崛起,戏剧代表了文学的最高成就。

3、民国初年,伴随着上海都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市民文学期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4、蓬勃生长的市民文学在体现市民阶层思想观念和情感方式的同时,也对其人文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思考。

5、在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的文本世界中,展示的是一个俗人的世界,一部演绎一个世纪的俗人求生存的“活着”的历史。

6、而元末明初的市民文学呈现出审美上由雅趋俗、创作上由俗变雅的特征;

7、昨日上午8时30分,大型文学展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在海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展吸引市民关注。

8、对市民意识予以批判的思想内容贯穿于中国新文学的全过程。

9、该展区工作人员张小姐向记者介绍,今年,主办方拿出了500余本新书供市民选择,包括文学、科普、少儿读物等多种类型。

10、这种市民文学不是低俗的*情文学,而是一种高雅的东西,它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推动那个时代文学的发展。

11、关于明代的市民文学,本文持论如下:流传于城市中,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与娱乐享受;

12、作为通俗的文学期刊,消遣娱乐成为其主要追求的文学理想,并准确地把都市里的市民阶层定位其潜在的读者。

13、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大多是写市井的,其杰作也大多是写市井的。

14、20世纪市民文学展现的人格冲突,最体现市民文化价值观“蜕变的尴尬”。

15、俗文学哺育了高雅文学,同时也培育了广大的市民阶层的受众,培育了现代文学市场。

16、这种市民文学不是低俗的色情文学,而是一种高雅的东西,它在文坛上独树一帜推动那个时代文学的发展。

17、所以,我从这三部小说入手,首先研究元代的市民文学精神,再研究元末明初的市民文学

18、但从元代开始,这种现象开始发生转变,平民尤其是市民阶层开始发展壮大,并从格局上影响了中国文学。

19、对于2 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的创作主体来说,消解崇高,以俗为本,成为他们的一种基本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叙事立场。

20、如果你志在追求艺术追求文学,那么去读一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好了。因为要诞生真正艺术,奴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艺。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