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

监司


拼音jiān sī
注音ㄐ一ㄢ ㄙ

繁体監司

监司

词语解释

监司[ jiān sī ]

⒈  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⒉  监察。

引证解释

⒈  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 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 杨珽 《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 李调元 《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 河 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

⒉  监察。

《后汉书·贾宗传》:“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

国语辞典

监司[ jiān sī ]

⒈  监察。

《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

⒉  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

《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分字解释


※ "监司"的意思解释、监司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回复李成桂的诏书是直接通礼监司那里传给朝鲜使节的。

2、陵犯监司,凶声彰赫,容纵宗等,曾无纠问,亏损国威,无大臣之体,不有准绳,风裁何寄。

3、郑永俊暗骂黄楷老奸巨猾,推口道:“在下一介捕吏,位卑职低,哪里知道朝廷公卿的意图?既然是议政府发给监司大人的公函,大人遵命照办就是,何必问我?”。

4、戒谕三省,谨择监司,俾表率州县。

5、那次救驾让他在朱元璋对内监改革的时候由一个看门小太监直接擢升为礼监司大太监,经常在朱元璋身边伴驾。

6、但地方节度使依然在捍卫边疆以及钳制监司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7、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8、崇焕议更营制,设监司,文龙怫然。

9、所到之处,无不“市权纳贿,监司郡邑吏膝行蒲伏”。

10、但监司同时是一路行政事务的主管官员,路作为高层行政区划,又不宜太小。

11、帅臣、安抚、监司其察所部有占兵不如令者以闻。

12、连包青天就都上奏《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很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