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朱衣


拼音zhū yī
注音ㄓㄨ ㄧ

朱衣

词语解释

朱衣[ zhū yī ]

大红色的公服。唐 · 宋四、五品官员所着的绯服。穿朱衣。指入仕、升官。穿着朱衣的职官。指朱衣使者。

引证解释

朱衣[ zhū yī ]

1.大红色的公服。

例证《礼记 · 月令》:“﹝孟夏之月﹞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旂,衣朱衣,服赤玉。”
《资治通鉴 ·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甲子,宫门未开, 劭 以朱衣加戎服上,乘画轮车,与 萧斌 共载,卫从如常入朝之仪。”
胡三省 注:“朱衣,太子入朝之服。”

2.唐 · 宋 四、五品官员所着的绯服。

例证唐 · 杜牧 《新转南曹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捧詔 汀洲 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3.穿着朱衣的职官。

例证《后汉书 · 蔡邕传》:“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
李贤 注:“朱衣,谓祭官也。”
宋 · 徐铉 《送刘山阳》诗:“旧族知名士,朱衣宰 楚 城。”
清 · 唐孙华 《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之六:“东市朱衣多裹血,西臺红泪与招魂。”

4.穿朱衣。指入仕、升官。

例证宋 · 王谠 《唐语林 · 补遗三》:“敏中 始婚也,已朱衣矣。”

5.朱衣使者。参见“朱衣使者”。

例证清 ·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 滦阳消夏录五》:“赫赫科条,袖里常存惟白简;明明案牘,帘前何处有朱衣。”

国语辞典

朱衣[ zhū yī ]

1.红色的官服。古代以黄袍、紫绶、朱衣、青衫、白首等服色分辨贵贱。

例证《礼记 · 月令》:“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駵,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
唐 · 杜牧〈新转南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诗:“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2.著此服色的官位。

例证《后汉书 · 卷六〇下 · 蔡邕传》:“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 ,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
唐 · 章怀太子 · 注:“朱衣,谓祭官也。”

3.朱衣人。参见“朱衣点头”条。

例证明 · 王世贞《鸣凤记 · 第二三出》:“三策献君前,头 点朱衣圣恩眷。庆朝廷明盛,罗网英贤。”

分字解释


※ "朱衣"的意思解释、朱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茫然不解 --> 解囊相助 --> 助边输财 --> 财不露白 --> 白白朱朱 --> 朱衣点头 --> 头上安头 -->头重脚轻 -->轻而易举 -->举世无双 -->双管齐下 -->下不为例 -->例行公事 -->事必躬亲 -->亲疏贵贱 -->贱入贵出 -->出尔反尔

2、江烟漠漠透松棂,隔岸何人唱采菱。莫更燃犀惊水怪,朱衣紫马现精灵。阎尔梅

3、后人论及兴衰之道,下笔行云流水,列举的二三事,仿佛左右逢迎,头头是道,直可说得朱衣点头,奈何历史并不是证明,历史自有其中道理。

4、羲与妻贾氏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道次忽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数十骑,皆是朱衣仗节,方饰带剑,辉赫满道。

5、朱衣点头:长篇连载:我可以再爱你吗。

6、朱衣点额解释:朱:红色。指科举中选

7、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8、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

9、天残朱衣点头,又对地残白衣出言…,“既然知道,天残朱衣,你跟夜雨风结交,将天,地,人三残的誓言,又放在了那?”。

10、一百十八、朱衣点头:谁在尽心尽力恶心炒作董文华。

11、平身志在千秋间,留得沥青书血丹,堪笑莺雀,朱衣罗。

12、朱衣点头:谁在尽心尽力恶心炒作董文华。

13、所以朱衣点头认为,照片是一种压缩,经过了时间淘洗、人为选择、有意遮蔽,并非事实的整体。

14、两浙察访使沈括沈大人上身朱衣,下身朱裳,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