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

词语解释
六州[ liù zhōu ]
⒈ 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
⒉ 指唐时六州郡。
⒊ 乐曲名。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其中 益州 置于 汉,江州 置于 晋,已非古九州之名。
引《逸周书·程典》:“维三月既生魄, 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
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
《吕氏春秋·古乐》:“汤 於是率六州以讨 桀 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寧。”
《文选·郭璞<江赋>》:“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
李善 注:“六州, 益、梁、荆、江、扬、徐。”
⒉ 指 唐 时六州郡。。”此指 魏 博 六州。
引《新唐书·突厥传上》:“初, 突厥 内属者分处 丰、胜、灵、夏、朔、代 间,谓之 河曲 六州降人。”
唐 李商隐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诗:“山下祇今黄绢字,泪痕犹堕六州儿。”
冯浩 注:“六州儿者,指 河北 魏博 诸州也。 《旧》、《新》书《罗威传》:“自 至德 中, 田承嗣 盗据 相、魏、澶、博、衞、贝 等六州,募置牙军。语曰:‘ 长安 天子, 魏府 牙军。’谓其势强也。 魏 博 六州, 唐 时常语”
⒊ 乐曲名。
引《文献通考·乐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时》、《导引》、《降仙臺》并《六州》为四。每大礼宿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为警场……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谓之《六州》,其称谓已熟也。”
分字解释
※ "六州"的意思解释、六州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魏人反,破南、兖、徐、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
2、“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州风云,笔下有雷声。
3、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
4、梁老虽深恨赵宋一朝,但毕竟戎马一生,抗击辽国,立志收幽蓟十六州,果真覆亡了,悲总多过喜。
5、杜重威是晋帝石敬塘的妹婿,石敬塘当年把幽云十六州拱手送给契丹人,还向契丹人自称儿皇帝,他这个妹婿同他一样都是没有骨气的人。
6、文王葬枯骨,而六州归心;勾践式怒蛙,而三军鼓气;燕昭市骏骨,而多士响应;桓公聘囷京,而四境露积。
7、四方八道三百九十六州府,万民康阜,海晏河清;三教九流七千二百行当,百业兴旺,歌舞升平。
8、朕以沙陀骁勇,重累战功,六州蕃、浑,沐浴王化。
9、南部和西部六州将分别得到一个席位。
10、绛霄殿巧计唬天子儿皇帝割让十六州。
11、说来也是奇事,这条大江发源西土,浩浩荡荡、迂回曲折,流经天南三十六州之地。
12、史料有记载,隋末群雄割据,歙人汪华起兵自保,占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称吴王,治理六州十余年,保境安民,政清人和,六州不见兵革。
13、那时别说是欺负,定西的铁蹄踏平了大凉之后,又夺下中原王朝丢失快两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以定西军万人的身躯血肉死守,重铸长城防线。
相关词语
- liù zhōng六钟
- liù yì六鹢
- liù yù六御
- liù yí六仪
- liù liù fǎ六六法
- liù liù dà shùn六六大顺
- liù zōng六宗
- bǎi liù百六
- liù yù六驭
- liù hào六号
- liù zǔ六祖
- liù cháo六朝
- liù yáng六阳
- liù zhēng六征
- liù yī六一
- liù yì六蓺
- liù yí六彝
- jiǔ liù九六
- liù yǔ六宇
- liù yuàn六院
- xuán zhōu璇州
- chén zhōu宸州
- xī zhōu西州
- qú zhōu渠州
- zǐ zhōu子州
- lián zhōu连州
- shén zhōu神州
- háng zhōu杭州
- zhōng zhōu中州
- jiǔ zhōu九州
- guā zhōu瓜州
- shí zhōu石州
- nán zhōu南州
- bīng zhōu并州
- zhào zhōu赵州
- biān zhōu边州
- zhōu bīng州兵
- zhōu cuì州倅
- zhōu bó州伯
- liáo zhōu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