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刺


拼音jī cì
注音ㄐ一 ㄘˋ

繁体擊刺

击刺

词语解释

击刺[ jī cì ]

⒈  用戈矛劈刺。

⒉  引申为攻伐,诛杀。

⒊  谓击刺之术。

引证解释

⒈  用戈矛劈刺。

《书·牧誓》“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孔 传:“伐谓击刺。”
孔颖达 疏:“戈,谓击兵;矛,谓刺兵。故云伐谓击刺。”
唐 刘知几 《史通·模拟》:“王劭 《齐志》述 高季式 破敌於 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夫不言奋槊深入,击刺甚多,而但称‘槊血满袖’,则不闻者亦知其义矣。”
宋 叶适 《上西府书》:“使其民便於击刺,狃於兵革,遂悍而不反,若 秦 人之末世,固为非也。”

⒉  引申为攻伐,诛杀。

宋 曾巩 《菊曩二右班殿直制》:“尔能击刺丑类,献其首级,宜升位序,以奬尔劳。”
清 黄遵宪 《纪事》诗之八:“乌知举总统,所见乃怪事。怒挥同室戈,愤争传国璽。大则酿祸乱,小亦成击刺。”

⒊  谓击刺之术。

《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齐 张仲、曲成侯 以善击刺学用剑,立名天下。”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七:“少年学击刺,妙伎过 曲城。”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举子 尉迟匡,幽 并 耿概之士也,以频年不第,投书於右座,皆击刺之説。”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授以却仞刀槊,教之击刺。”
王闿运 《李仁元传》:“仁元 居 河北,习击刺,马上运一丈矛,直衝寇。”

国语辞典

击刺[ jí cì ]

⒈  两军以戈矛相攻。

《书经·牧誓》唐·孔颖达·正义:「戈谓击兵,矛谓刺兵。故云伐谓击刺。」

⒉  以剑砍击、劈刺之术。

《晋书·卷一〇二·刘聪载记》:「十五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

分字解释


※ "击刺"的意思解释、击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山谷深险之处遇敌,则多用步跋子以为击刺掩袭之用。

2、老看演义和电视里老程的三板斧,劈脑门、挖眼睛、掏耳朵,实际上就是下劈、斜挑叠击刺、横抹几个关键动作,招招相连速度快,很是厉害。

3、面对众人的*的打击,李默终于被逼得全力出手,一时间,无数道焰刀高速斩出,而后又化出焰枪,焰鞭,击刺绞杀,招架格挡,其动作如行云流水,又变化无方。

4、中国之民,大半服田力穑,虽复授以兵械,教之击刺,在教场之中,坐作进退,有似严整,必若使之与敌人相遇,填然鼓之,鸣镝始交,其奔北溃败,可以前料,决无疑也。

5、他力举千钧,雄悍好杀,他能手格猛兽,跑得比奔马还快,不论击刺骑射,皆冠绝一时。

6、当下他长剑击刺,犹如追风逐电,剑锋也化为金蛇万道,向着梦绮舞笼罩的每个方向,反击过去。

7、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8、日习击刺,技日以精,为众推服,因呼为‘李铁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