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chén

使臣


拼音shǐ chén
注音ㄕˇ ㄔㄣˊ


使臣

词语解释

使臣[ shǐ chén ]

⒈  旧指奉使命往来国际间的官员。

envoy;

⒉  宋朝专管缉捕的武官。

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水浒传》

military officer;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府属专管缉捕的官员。参见“使臣房”。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大尹﹞即差缉捕使臣,带领几个做公的,押 张霸 作眼,前去捕获……缉捕使臣一径来到 秋公 园上。”

⒉  身负君命,出使外国的官员。

《诗·小雅·皇皇者华》小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
《史记·张仪列传》:“﹝ 秦 ﹞愿以甲子合战,以正 殷紂 之事,敬使使臣先闻左右。”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开元 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
清 王韬 《使才》:“使臣以忠诚外结异国之知,内为朝廷耳目之寄,诸国有意外大事,立即奏闻,其职綦重焉。”

⒊  泛称皇帝所派遣负有专门使命的官员。

《后汉书·张酺传》:“张酺 反作色大言,怨让使臣。”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使臣至是一力回护,幸而免焉。”
清 孙枝蔚 《句容遇牙含章请题二颜公祠》诗:“身作使臣岁復岁,生死何曾闻金鑾。”

国语辞典

使臣[ shǐ chén ]

⒈  奉使命往来国际间的官员。

《左传·成公二年》:「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

⒉  宋朝称专管缉捕罪犯的武官。

《水浒传·第八回》:「且说两个防送公人,把林冲带来使臣房里寄了监。」
《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即时差缉捕使臣马翰,跟三日内要捉钱府做不是的贼人。」

⒊  宫廷的乐官。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淳熙间,德寿宫龙笛色,使臣四十名,每中秋或月夜,令独奏龙笛。」

分字解释


※ "使臣"的意思解释、使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是时,张灯结彩,鼓乐升平,马嘎尔尼一行与缅甸使臣、蒙古王公和文武百官,纷纷行三跪九叩大礼,恭贺皇帝万寿无疆。

2、而陛下欲分其功,不使臣击河北,遣庸懦之贞阳,任骄贪之胡、赵,才见旌旗,鸟散鱼溃。

3、那阿珠见了,还不死心,以为李庭芝是因为前回射死一个使臣,惧罪不敢投降,所以此番率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个痛快。

4、前一阵子在京城听说突厥派来使臣对百草堂的药赞不绝口,救了他们大汗的命,说什么可以起死人肉白骨,传的 神乎其神 。

5、调动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6、淮南王见贲赫畏罪潜逃,上书言变,本来已经怀疑他会说出自己暗中部署的情况,汉王的使臣又来了,有了相当的验证,就杀死贲赫的全家,起兵造反。

7、至于以后汉朝使臣再前往西域,都必须带足丝绸,当作旅费,因为西域人都认丝绸,“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

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

9、因为就在当天夜里,董超找到了京畿缉捕使臣张振,表示要告老还家, 颐养天年 。

10、前些日子王运派了个使臣来探我,说是过去受鞑子逼迫,无奈与大宋为敌,现今翻然悔悟要诚心做大宋属国。

11、乾隆继承了祖父康熙风流潇洒的基因,曾六下江南,被一位外国使臣戏称为出入无常的“马上朝廷”,并留下了数不尽的风流韵事。

12、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13、明与中亚帖木儿帝国接待使臣的礼仪在程序上有相似性,对来访使臣的习俗一般都予以尊重,这表明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国际交往的礼仪可能已形成惯例。

14、除了先偿兵费并朝鲜自主外,若无商让土地,及画押全权,使臣可以不劳枉驾。

15、他是葡萄牙国王的使臣

16、奸恶的使者,必陷在祸患里;忠信的使臣,乃医人的良药。

17、几个人分作几伙,互不相属,到了蹛林大会,遇上匈奴太子乌丹侮辱汉朝使臣,众人是各行其是,把匈奴单于的蹛林大会搅了。

18、天主的使臣对她说:“回到的女主人那里去,忍受她的虐待吧。”

19、如果他坚持脱帽鞠躬,就要婉言相劝,告诉他其它来北京进贡的国家,无论是使臣还是国王,都要对皇帝三跪九叩。

20、摩诃末无以置答,竟又将三位使臣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