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én fú
注音ㄔㄣˊ ㄈㄨˊ
⒈ 屈服称臣。
⒈ 屈服称臣。
引《管子·四称》:“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寧,不用兵革。”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楚 魏 二邦未曾臣伏,谁能为朕一行?”
1、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诚以汉兴以来,三百余年,贤圣相继,十有八主,岂无阿乳之恩?岂忘爵赏之宠?然上畏天威,俯案经典,知义不可,故不封也。
2、臣伏见比者銮舆出幸,法驾首途,左右侍臣皆以朝服乘马。
3、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罔不臣伏。
4、玄保以为非宜,陈之曰:“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
5、臣伏见国家师旅岁出,调度之费狃以浸广,右戍四镇,左屯安东,杼轴空匮,转输不绝,行役既久,怨旷者多。
6、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