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粮

词语解释
漕粮[ cáo liáng ]
⒈ 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⒉ 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引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三》:“有明 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不特折钱之布帛为银,而歷代相仍不折之穀米,亦无不为银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自 康熙 以后,国大饥,则海运漕粮以賑之。”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尽管你钱债逼得紧,漕粮催得凶,还怕会还不出么!”
⒉ 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引《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小米买到八两一石,那漕粮还不肯上书乞恩改了折色,把人家孩童儿女都拿了监追。”
国语辞典
漕粮[ cáo liáng ]
⒈ 清初由山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辽宁等省征收转运京师的米豆,称为「漕粮」。
分字解释
※ "漕粮"的意思解释、漕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哪里,马上漕粮不是要到了吗?盖漕粮栈房!
2、内收训典、序官、宪纲、陈奏、巡察、漕粮、盐政等。
3、自隋以后,每年数十万、百万石的漕粮和江淮物资经过邗沟,运达关中。
4、朕封你总漕粮务,巡查河路,查访那赃官污吏。
5、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漕粮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
6、这个说法有点逻辑不通吧?船户靠着漕帮代缴漕粮当包户,避免官府的各种收费,怎么还会和漕帮打起来呢?
7、如咸丰四年,河南省辉县戴莹挟花户抗纳漕粮,此次闹漕并不严重,但却引起辉县接壤州县的效尤,最后酿成了“各署聚众抗漕”案件。
8、古代一批批漕粮通过水路运到北京.
9、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郑和七下洋以太仓为起锚地和归舶港。
10、河南是漕运负担大省,由于各地交通状况不一,交通便利的县份便代交通不便的县份代纳漕粮,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此之谓“代替”。
11、忽必烈定都大都后,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军需民食要依赖江南地区,特别是百万石的江南漕粮要运往大都。
12、太仓自元代海运漕粮而兴起,明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又以太仓为启锚地和归舶港。
13、“三岔河口”作为历代王朝以转运漕粮为主的内河港,成为河运、海运交通要冲和畿辅要地,逐步取代了“三会海口”。
14、咸丰朝以后,朝廷在大部分征漕省份实行漕粮折征,一定程度上整顿了漕运秩序。
15、保水济运政策是清政府为保证漕粮的顺利运输而采取的措施。
16、虽然这是漕粮的非常规用途和功能,但仍然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关词语
- xiǎng cáo饷漕
- cáo hú漕斛
- qián cáo钱漕
- cáo xiàng漕项
- cáo sù漕粟
- cáo xìng漕姓
- cáo shì漕试
- cáo yuàn漕院
- cáo wǎn漕挽
- cáo tái漕台
- cáo guó漕国
- cáo jì漕计
- cáo xiǎng漕饟
- cáo sōu漕艘
- tōng cáo通漕
- cáo zhōu漕舟
- cáo shuǐ漕水
- cáo yùn漕运
- nán cáo南漕
- cáo fǔ漕府
- guān liáng官粮
- duàn liáng断粮
- liáng yùn粮运
- guò liáng过粮
- líng liáng灵粮
- lù liáng禄粮
- shí liáng食粮
- chéng liáng程粮
- liáng hù粮户
- liáng zhàng粮仗
- cāng liáng仓粮
- liáng kù粮库
- liáng dào粮道
- qián liáng钱粮
- liáng hú粮斛
- mǐ liáng米粮
- cū liáng粗粮
- hái liáng还粮
- mín liáng民粮
- bīng liáng兵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