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oyùn

漕运


拼音cáo yùn
注音ㄘㄠˊ ㄩㄣˋ

繁体漕運
词性动词

漕运

词语解释

漕运[ cáo yùn ]

⒈  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water transport of grain to the capital (in feudal times);

引证解释

⒈  旧指从水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军需。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涇 淮 造渠,以通漕运。”
晋 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抵公去,所发漕运四十万緡,不费一钱。”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漕运》:“秦 伐 匈奴,令天下飞芻輓粟,此漕运之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五八四年, 隋文帝 令 宇文恺 率水工开凿 广通渠,引 渭水 自 大兴城,东至 潼关,长三百余里,漕运便利。”

国语辞典

漕运[ cáo yùn ]

⒈  旧时从水路运米供给京城或供应军旅等,称为「漕运」。唐宋以来,设有专官掌理。

英语(old)​ to transport by water, to ship grain as tax

分字解释


※ "漕运"的意思解释、漕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东汉初期,漕运军饷粮船从潞河装载起航,沿温榆河溯流而上,运至昌平,然后转为陆运,经南口出居庸关。

2、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淇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

3、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4、卑职在任漕运总督时,清查账册,明察暗访,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将上缴的赋税,全部查没。

5、龙宫是江南第一船帮,霸占漕运,强行收取费用,令人怨声载道。

6、秦和西汉定都关中,河洛地区在漕运和仓储上起着中转性的作用,为了漕运粮食的便利,中央政府对包括河洛地区在内的黄河水运通道进行了一系列治理。

7、图为清代沈喻所绘的通惠河漕运图局部,京师漕运最兴盛期是康乾时期。

8、他看陶澍的整顿盐务,改革漕运,论办法也不过实事求是,期于允当,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所可贵的是,他的除弊的决心与魄力。

9、其他如河道总督6000两,漕运总督1万两,盐运使5000两,都是原俸的几十甚至上百倍。

10、光绪二十三年初,重情重义的黄金祥,遵曹大帅临终之嘱解甲还乡,并与大帅之子合营漕运,又在家乡开办“祥德厚”米面庄。

11、他看陶澍的整顿盐务,改革漕运,论办法也不过实事求是,期于允当,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所可贵的是,他的除弊的决心与魄力。【造句 网】

12、刘东星任侍郎后,*理河道与漕运,先后主持了开赵渠,通邵伯、界首二湖的河渠等重大水利工程。

13、“漕运数千艘,连樯北上,载煤动辄数百万石”。

14、先秦秦汉漕运史研究在古代漕运史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研究成果繁富。

15、学术界在论述清代漕运的政治和军事功能的同时,对漕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也多有探讨,但不够深入细致。

16、改革征粮办法,整顿漕运和盐课,疏浚吴淞江,又设济农仓防灾,置赡盐仓救灶户。

17、中国历史南粮北调,往来船只建立组织,维护漕运利益,类若国外的独立公会,但中国没有民主精神,依照传统,就成立了帮会。

18、浏河中的刘家港,是元代漕运海路的起点。

19、每到漕运时节,“帆樯如林,百货山积,当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节比”。

20、屯兵营田,地主的庄园、漕运的驿栈、仓库,以至皇帝游览的湖淀和行宫,供应皇家的果园、菜庄和牛羊牧场等等,无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