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dào

粮道


拼音liáng dào
注音ㄌ一ㄤˊ ㄉㄠˋ

繁体糧道

粮道

词语解释

粮道[ liáng dào ]

⒈  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

粮道畅通。

path for transporting food;

引证解释

⒈  运粮的道路。

《六韬·疾战》:“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絶我粮道,为之奈何?”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纵奇兵,佯败走,而絶其粮道。”
《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我自引一万马军,往 聚铁山 断 操 粮道。”

⒉  官名。 明 清 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明史·职官志四》:“布政司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他是制臺的亲戚,自然大家都送钱给他了。有一位 福建 粮道姓 谢,便送了他十两银子。”

国语辞典

粮道[ liáng dào ]

⒈  输运粮食的道路。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镇国家,抚百姓,给餽?,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⒉  职官名。明、清两代负责督促该省漕粮运输的官吏。

分字解释


※ "粮道"的意思解释、粮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黄天霸带一万骑兵在定边城和临戎城之间来回巡视,护卫粮道,防止大城内的鲜卑人突袭。

2、哪知王有龄执意不从,说这件事与他的威信有关;他新兼署了督粮道,又奉命办理团练,筹兵筹饷,号令极其重要,倘或这件为民除害的陋习不革,号令不行,何以服众?

3、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4、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是热衷与其来往;外放江西粮道时,在他的纵容下,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

5、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刘邦

6、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归藏不如吾;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和尚不如吾;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神通不如吾.

7、妻女山位于海津城西南方,深如武田领内,易于被武田军包围和切断粮道

8、如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及萧何;指挥百万之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我不及韩信。

9、粮道不畅,使得大宋朝廷上下对于灵州的取舍之争甚嚣尘上,分歧巨大。

10、先锋营人人急于逃命,将白军大队人马冲乱,安军随后掩杀,白虎军人马自相践踏,人马跌落粮道一旁的深谷河流者不计其数。

11、由于豪格倾巢而出,并且严密保护补给线,赵平没有机会切断他的粮道

12、总督的陋规按三节送,每节一千两,此外还有表礼、水礼八色及门包杂费,所有这些东西,都由督粮道派家人送到总督驻节的兰州。

13、他原是浙江杭州秀才,乃是贾臬台做浙江粮道时,书院取过高等的,因此就拜了门,也无非竭力仰攀,以图后来提拔的意思。

14、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截断吴楚联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

15、金人乃间遣劲骑挠彦粮道,彦勒兵待之,斩获甚众。

16、隋文帝大怒,遣精兵数万前往征讨,只可惜道路难行,粮秣运送艰难,再加上高句丽人依仗地利不停地袭扰粮道,数万大军无功而返。

17、据吴思先生考证,粮道给林则徐送的陋规比给陕西省内任何领导的都要多,每季1300两,一年5200两,此外还有三节两寿的表礼、水礼、门包和杂费。

18、不行,如果他真有一条粮道,绝不能这么做,我们应该让他主动卖粮食给我们,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19、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于洛水,黑闼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应,别遣将绝其粮道

20、石敬瑭自知兵少,闭门自守,大帅可分兵断其粮道,叛军无援久而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