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shān

中山


拼音zhōng shān
注音ㄓㄨㄥ ㄕㄢ

中山

词语解释

中山[ zhōng shān ]

1.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例如兼……赵、宋、卫、中山之众。 —— 汉 · 贾谊《过秦论》

英文Zhongshan;

2.又。

例如非尊于…中山之君。

引证解释

中山[ zhōng shān ]

1.中等的山。

例证《周礼 · 地官 · 序官》:“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中山:下士六人。”

2.山中。

例证《荀子 · 富国》:“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虽为之 逢蒙 视……由将不足以免。”

3.古国名, 春秋 末年 鲜虞 人所建,在今 河北省 定县、唐县 一带,后为 赵 所灭。参阅 清 · 全祖望 《经史问答》卷八。

4.后因以“中山”作为美酒的代称。

例证《周礼 · 天官 · 酒正》“三曰清酒” 汉 · 郑玄 注:“清酒,今 中山 冬酿接夏而成。”
晋 · 张华 《博物志》卷五:“刘元石 於 中山 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殮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 元石 前来酤酒,醉当醒矣。往视之,云:‘ 元石 亡来三年,已葬。’於是开棺,醉始醒。”
南朝 ·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 平原侯植》:“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唐 · 骆宾王 《咏云酒》:“无復中山赏,空吟 吴会 篇。”
清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金陵乙》:“金陵 卖酒人某乙,每酿成,投水而置毒焉,即善饮者,不过数盏,便醉如泥。以此得‘中山’之名,富致巨金。”

5.中山狼的省称。

例证清 · 蒋士铨 《桂林霜 · 完忠》:“不思报再造之洪恩,转欲肆中山之反噬。”

6.指 明 · 初著名将领 徐达。徐 死后封 中山王。

例证章炳麟 《征信论》:“其武略虽不逮 明祖,视 中山、开开 犹近。”

国语辞典

中山[ zhōng shān ]

1.山中。

例证《荀子 · 富国》:“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

2.国名。位于今河北省定县一带。战国时为魏所灭。

3.相传古代刘元石,到中山酒家买酒,酒家与之千日酒,元石回家后大醉不醒,家人疑其已死,遂葬之。千日后,酒家来访,乃皆同其家人开棺,元石遂醒。见晋 · 张华《博物志 · 卷五。后以中山比喻美酒》

例证《文选 · 左思 · 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文选 · 谢灵运 · 拟邺中集诗 · 平原侯植诗》:“中山不知醉,饮德方觉饱。”

4.县名。参见“中山县”条。

分字解释


※ "中山"的意思解释、中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然后我乘船去了中山公园,在中国,“中山”是20世纪初革命领袖孙逸仙先生纪念地的通用名称。

2、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自名。

3、容桂投资中山的企业中,大项目主要包括格兰仕中山厂、中顺洁柔、万和中山厂、奥马、赛特塑料,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品牌。

4、在校期间,曾亲聆孙中山先生讲话,并曾参与护卫孙中山到韶关督师。

5、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眼科医院副院长,中华眼科学会眼外伤学组委员。

6、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推出全国首个眼底病医患沟通参考手册。

7、中山市古镇林木灯饰门市部有限公司座落在“世界灯饰之都”—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

8、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9、在对接会上,中山市组织部副部长洪焰向出席的人才介绍了中山人才工作的慨况。

10、中山市合铝灯饰有限公司,原名是中山市小榄镇合力压铸厂,建立于1994年。

11、当时做的都是中山服,做了七八套,冬天是灰色的中山服,夏天是的确凉的中山服,春衣都是白颜色的,领带也都是差不多的蓝色的、红色或灰色。

12、目前,汉中路、中山南路、中山路、中央路、淮海路、龙蟠中路等城区主干道,都是“加塞”的高发路段。

13、饶宗颐先生与中山大学素有夙缘,早在1935年,饶先生受校长邹鲁礼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艺文纂修。

14、品牌皮鞋平价化,这是即将在中山路盘古大厦盛大开业的九鹏鞋城中山旗舰店的承诺。

15、从珠海开车往中山市坦洲镇,可以见到公路边停着一溜珠海出租车,却鲜见中山出租车的身影。

16、中山装于辛亥革命后诞生于南京路荣昌祥呢绒西服号,1911年孙中山回国后,在此订做了第一套中山装,以5粒纽扣儿象征五权宪法。

17、国民党方面,蒋经国是中山大学毕业生,其他如谷正纲、谷正鼎、邓文仪、郑介民、康泽等,都是中山大学学生。

18、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是南京城市的中轴线.

19、画像里的孙中山保持微笑,据大陆历史学者考证,背景是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大元帅府办公室的走廊办公,当时孙中山应该是在撰写“建国大纲”,颇具历史意义。

20、8日晚,明孝陵景区内紫霞湖周边私搭乱建的跳水台,被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及中山陵派出所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