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mén

中门


拼音zhōng mén
注音ㄓㄨㄥ ㄇㄣˊ

繁体中門

中门

词语解释

中门[ zhōng mén ]

内、外门之间的门。门的当中。正中的大门。内、外室之间的门。

引证解释

中门[ zhōng mén ]

1.内、外门之间的门。

例证《周礼 · 天官 · 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郑玄 注:“中门,於外内为中,若今宫閽门。 郑司农 云,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 玄 谓雉门,三门也。”
孙诒让 正义:“此中门实不专属雉门。当兼库、雉、应三门言之。盖五门以路门为内门,皋门为外门,餘三门处内外之间,故通谓之中门。”
《左传 · 昭公二十五年》:“执诸 季氏 中门之外。”
唐 · 张鷟 《朝野佥载 · 补辑》:“典籤 崔简 妻 郑氏 初到,王遣唤……遂入王中门外小阁。”

2.门的当中。

例证《礼记 · 曲礼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郑玄 注:“中门谓棖闑之中央。”

3.正中的大门。

例证明 · 沉德符 《野获编 · 司道 · 乡绅见监司礼》:“见廵按、按察司官,则入中门,走通道。”
《红楼梦》第十六回:“忽有门吏报道:‘有六宫都太监 夏老爷 特来降旨’。吓得 贾赦、贾政 一干人不知何事,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香案,启中门跪接。”

4.内、外室之间的门。

例证唐 · 孟郊 《征妇怨》诗之二:“渔阳 万里远,近于中门限;中门逾有时, 渔阳 常在眼。”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 知是闺中之物,急欲进去纳还,只见中门已闭。”

国语辞典

中门[ zhōng mén ]

1.内院、外院间的门。

例证《周礼 · 天官 · 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汉 · 郑玄 · 注:“中门,于外内为中,若今宫阍门。”
唐 · 孟郊〈征妇怨〉诗二首之二:“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2.正中的大门。

例证《红楼梦 · 第一六回》:“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吓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启中门跪接。”
《文明小史 · 第二四回》:“自己分外谦恭,王翰林认他老前辈,姬抚台立时开中门请进。”

3.门的正中央。

例证《礼记 · 曲礼上》:“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汉 · 郑玄 · 注:“中门谓枨?之中央。”

分字解释


※ "中门"的意思解释、中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门口跨海大桥工程是由北门、中门和南门三座跨海大桥及连接线组成。

2、自7月30日首班车起,公交中六线六合开往鼎新路方向,取消虎踞路路西侧的“汉中门”站,市民可在汉中路上的“汉中门”站上下车。

3、10月15日,位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的南中医丰盛健康城正式开业。

4、由汉中门向南,进集庆门,过街穿巷,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着能看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凤凰台,仅仅觅得有个公交车站。

5、特意拉长的一声通报穿墙越脊,可臆想中的中门大开没看见,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探出了头,“太后已经歇下了,皇上若要请安,明日还请早来!”。

6、研究了顺丁橡胶生产过程中门尼升值的原因.

7、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鼓楼警方获悉,开车的是汉中门派出所一位民警,当时正在出警,因路面行人突然横穿马路,警车紧急避让导致事故。

8、在汉中门集体大屠杀中九死一生的伍长德老人掀起衣服,给我看他腰背上那条5寸长的酱紫色的伤疤。

9、区内,规划与江北副城联系通道包括汉中门大街、应天大街、江山大街和定淮门大街4个过江通道。

10、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汉中门大桥改造工程将利用老桥改造,拆除原南北两座标准较低的桥梁,保留中桥,再新建同跨径的两幅三跨连续钢构桥。

11、南京地铁2号线汉中门站下车后步行510米到达目的地。

12、原来的城隍庙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等,拜亭左右有斋宿所。

13、位于南京市汉中门大街145号的省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今年2月28日起正式运行。

14、据悉,秦淮区将整合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汉中门小学、秣陵路小学,成立新的石鼓路小学;整合五老村小学、三条巷小学,成立新的五老村小学。

15、中华门与天安门及天安门北的端门,构成皇城的三大中门,这中间千步廊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成为最大胆的空间处理。

16、在南京,现在已有近十家娱乐养老社区服务中心,分别分布在工人新村,新街口,汉中门,山西路,中华门,白下路,江宁等地。

17、明公通报府中门役后,就被邀进去一叙。

18、此外,南京禄口机场开通原汉中门长途汽车站至机场往返的旅客班车。

19、南京石鼓路是一条比较长的路,被莫愁路分割成东西两边,东边紧靠新街口,比较繁华,西边一直延伸到汉中门城墙下。

20、午朝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按帝王规制,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