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

词语解释
上德[ shàng dé ]
⒈ 至德;盛德。
⒉ 指帝德。
⒊ 借指帝王。
⒋ 崇尚德行。上,通“尚”。
引证解释
⒈ 至德;盛德。
引《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韩非子·解老》:“德盛之谓上德。”
南朝 梁 江淹 《后让太傅扬州牧表》:“自非上德横乎天地,高绩格於区宇,烈誉馥於一时,茂名鬱乎当世者,岂有降今日而莫先哉!”
元 耶律楚材 《题万寿碑阴》诗:“端然居上德,非碑道亦行。”
⒉ 指帝德。
引汉 班固 《<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諭,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⒊ 借指帝王。
引明 徐渭 《代被论乞免得温旨谢表》:“重誓餘生,捐酬上德。”
⒋ 崇尚德行。上,通“尚”。
引《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二月, 晋 郤縠 卒, 原軫 将中军, 胥臣 佐下军,上德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
分字解释
※ "上德"的意思解释、上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2、乃是将个体生命完善的法门推而广之,从而使上德由家而乡,由乡而国,由国而天下。
3、明道若味,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
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5、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6、在戈尔伯萨平原偶然撞上德尼姆一行人的加尔加斯坦蛮战士,于是他不得不仓促应战,最后被打倒.
7、对上德立交桥中的一联异形箱梁通过不同的方法以及试验进行分析和计算,详细地说明了异形箱梁设计中常常使用的梁格法的适用情况和实际的效果。
8、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老子
相关词语
- shàng chéng上乘
- shàng shān上山
- shàng shàng shǒu上上手
- shàng péng上棚
- shàng biān上边
- shàng zhào上照
- shàng jìn上进
- lù shàng路上
- běi shàng北上
- shàng liú上流
- biān shàng边上
- shàng shǒu上手
- gēn shàng跟上
- liǎn shàng脸上
- shàng sù上诉
- shàng zhī上之
- fàn shàng犯上
- shàng guān上官
- rú shàng如上
- è shàng恶上
- wáng dé王德
- bào dé抱德
- chún dé纯德
- chǔ dé储德
- chóu dé酬德
- yǐ dé bào dé以德报德
- chén dé陈德
- gōng dé功德
- chāng dé昌德
- cán dé惭德
- dé xíng德行
- dé yù德育
- bào dé报德
- dé yǒu德友
- shí dé实德
- shùn dé顺德
- chēng dé称德
- zhòng dé种德
- bǐ dé比德
- cái dé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