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上诉


拼音shàng sù
注音ㄕㄤˋ ㄙㄨˋ

繁体上訴
词性动词

上诉

词语解释

上诉[ shàng sù ]

⒈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法院提请重新审理。

提出上诉。

appeal;

引证解释

⒈  谓向神祇、君王或官府诉说冤情。

《文选·班固<东都赋>》:“下民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鉴,乃致命乎圣皇。”
《后汉书·班固传》作“上愬”。 唐 杜甫 《杜鹃行》:“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於苍穹。”
宋 韩琦 《北岳谢雪文》:“守臣慙政之缺,察民无罪,輒遣属吏走祠下,合众心之所忧,上诉於神。”
清 赵翼 《檐曝杂记·黔中倮俗》:“有事控於本官,本官或判不公,负冤者惟私向老土官墓上痛哭,虽有流官辖土司,不敢上诉也。”

⒉  法律名词。诉讼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而按法律规定程序向上一级的法院申诉。

魏金枝 《任璋元和三个地主》:“怎么办呢?有的朋友说:‘岂有此理,索性到 金华 上诉去!’”
谢觉哉 《缠讼》:“要知道,‘不服上诉’,是审判不当的救济法子。”

国语辞典

上诉[ shàng sù ]

⒈  向神明、官府、上级陈述。

《文选·班固·东都赋》:「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

⒉  法律上指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而向上一级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改判。

英语to appeal (a judicial case)​, appeal

德语Anrufung (S)​, Appellation (S)​, Berufung (S)​, Rechtsmittel (S)​

法语faire appel, se pourvoir

分字解释


※ "上诉"的意思解释、上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北京方面不服专案小组做出的裁定,向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提起上诉,该上诉机构是世贸组织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最高法律机构。

2、法官宣布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3、张某要求改判刑期的上诉被驳回了。

4、法官越权对上诉法院进行批评.

5、全案可以上诉,但原告并未说明他是否会上诉.

6、关于上诉的决定应通知上诉人,作出该决定的理由应以书面形式提供。

7、虽然他提出上诉,但中级法院维持原判.

8、译:上诉的一方称为上诉人,另一方为被上诉人。

9、该上诉案由遗嘱人的两位女儿提起,要求宣告遗嘱中指定被上诉人继承遗产的条款无效并撤销。

10、BBC记者驻德里记者Sout ik Biswa表示,如果Qasab被判死判,而且如果他上诉上诉过程可能要花上几年。

11、上诉和判决隐隐约约可能无法顺利执行。

12、上诉的一方被称为上诉人,对方就是被上诉人。

13、鉴于财产是为上诉人托管的。

14、上诉法院,一个法院有审判权听取上诉和调查审判法院的程序。

15、顾名思义,上诉法院有受理上诉的裁判权。

16、据人民法院报报道,10天的上诉期已过,流窜四省的系列抢劫、杀人、强奸案案犯杨新海并未向法院提出上诉

17、上诉法院维持了对上诉人的原判。

18、第六十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19、被上诉人亲自送达给上诉人的销售人员一份通知,并且把通知复本邮递给了上诉人在华盛顿州外的总部。

20、同样地,在联邦的系统内,一个第五巡回上诉法庭的决定对另外一个巡回法院的上诉状不产生任何的先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