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guó
注音ㄈㄨˋ ㄍㄨㄛˊ
繁体負國
⒈ 对不起国家。
⒈ 对不起国家。
引《汉书·王嘉传》:“嘉 喟然卬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是负国,死有餘责。’”
明 张煌言 《甲辰八月辞故里》诗:“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三章:“当该逆绅等就擒之际, 尔丰 即面责以负国误 川 之罪,均各情虚无词。”
⒈ 对不起国家。
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朝廷化了千万金钱,设立海军,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推原祸始,不能不追咎合肥之负国太甚。」
1、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2、刘洎大臣,举措须合轨度,人主暂有不豫,岂得即拟负国?先朝所责,未是不惬。
3、切近之职为天子耳目,宜知四方利病,奈何拒绝宾客!虽安身为便,如负国何!
4、某事某事,颠倒是非,出入生死,不过于奴之窃弄权柄乎?主人可负国,奈何责奴负主人?主人杀奴,奴实不甘。
5、今大志不就,自痛负国,刀锯鼎镬,百死莫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