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词语解释
国策[ guó cè ]
⒈ 国家执行较长时间,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基本政策。
例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英the basic policy of a state; national polic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国筴”。
⒉ 犹国计。指国家的经济政策。
引《管子·乘马数》:“故修宫室臺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筴也。”
马非百 新诠:“‘国筴’一词,在书中凡十三见,皆指国家之经济政策而言,犹言国计也。”
⒊ 指国家的基本政策。
引毛泽东 《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拥护抗战到底的国策,反对 汪精卫 的卖国协定。”
国语辞典
国策[ guó cè ]
⒈ 国家的政策。
例如:「共商国策」。
⒉ 《战国策》的别名。参见「战国策」条。
分字解释
※ "国策"的意思解释、国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北宋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2、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的国策。
3、具体来说,首先分析了《国语》、《战国策》、《左传》、《史记》等典籍中出现的王室宗亲、大夫和国君侍臣等进谏者的形象;
4、“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5、晚清政府长期以洋务运动为国策,洋务思潮的兴衰同晚清政治息息相关.
6、这些主要的思想观点,被视为“战国策派”文化形态学理论的核心理念。
7、“华升”T5节能荧光灯就是推出 “符合国策、节能降耗”应运而生的好产品。
8、风雨惨淡、络绎于途,他们又度过了人生中一段惨痛的岁月,成了本国侵略国策的牺牲品。
9、《战国策》中的思想极其复杂,被称作“畔经离道之书”。
10、由于苻坚把发展农业作为基本的国策,前秦的经济恢复很快,几年后便出现了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的新气象。
11、这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基本国策.
12、中国古代典籍《战国策·燕策》上有“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之语。
13、海东地县国土资源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严把土地“闸门”,落实耕地保护国策,坚守基本农田"红线"。
14、晚清政府长期以洋务运动为国策,洋务思潮的兴衰同晚清政治息息相关
15、据史料记载,中国历朝历代都把屯垦戍边作为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国策.
16、有给职“资政”不得逾15人,无给职“资政”不得逾15人;有给职“国策顾问”不得逾30人,无给职“国策顾问”不得逾60人。
17、当时,中国共产党、国社党、青年党均表示拥护抗战国策,国民参政会即由各党派参加,张伯苓任参政会*席。
18、画蛇添足的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
19、陈水扁任内停聘有给职资政、“国策顾问”,马英九上任后援例办理。
20、,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基本国策。
相关词语
- liù guó六国
- guó shǐ国史
- fǎ guó guó lì xíng zhèng xué xiào法国国立行政学校
- zhèng guó正国
- ān guó安国
- guó qǐ国企
- zhuān guó专国
- guó bǎo国宝
- guó mín国民
- guó huà国画
- guó huì国会
- zhū guó诸国
- guó cè国策
- guó xìn国信
- guó wén国文
- guó jí国籍
- běn guó本国
- guó jiāng bù guó国将不国
- guó jiǎo国脚
- qī guó郪国
- cè xūn策勋
- cè móu策谋
- āi cè哀策
- cè wén策文
- zhuì cè錣策
- cè jiǎn策简
- cè jí策籍
- chuí cè捶策
- cè shì策世
- cè jìn策进
- zhèng cè政策
- cè dú策牍
- cè zhuì策錣
- cè lì策励
- cè fǎn策反
- cè zhàng策杖
- cè chóu策筹
- wú cè无策
- cè miǎn策免
- cè duì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