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三体


拼音sān tǐ
注音ㄙㄢ ㄊ一ˇ

繁体三體

三体

词语解释

三体[ sān tǐ ]

⒈  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⒉  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⒊  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⒋  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⒌  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⒍  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引证解释

⒈  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 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

⒉  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⒊  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
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白,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

⒋  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后汉书·儒林传序》:“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
《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承禎 颇善篆、隶书, 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经》。”
《宋史·文苑传三·句中正》:“﹝ 句中正 ﹞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 咸平 三年表上之。”

⒌  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新唐书·柳公权传》:“宣宗 召至御座前,书纸三番,作真、行、草三体。”

⒍  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 宋 袁枢 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分字解释


※ "三体"的意思解释、三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公司指望这艘80米双汽油涡轮机驱动的三体船不用燃料补给就能够横穿大西洋,用两天时间航行3千海里(约合5556公里)。

2、针对一型三体缉私艇为实例完成了高速三体船型的概念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模型试验。

3、本论文就是利用较成熟的商业软件FLUENT对处浅水域情况下的三体船周围的粘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4、三体兼善,梁武帝对其有“云鹤游天,群鸿戏海”之评。

5、蠕动及刮研作用产生的磨损颗粒进入轴承滚道表面,与滚动体形成三体磨粒磨损。

6、古老的三体问题在进行充分的演算后,加以解决了。

7、结论唐氏综合征动物模型16三体鼠伴有先天性巨结肠,这种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病。

8、以致有人发问,《三体》是集体作品吗,怎么那么多人有与有荣焉的感觉?《三体》得奖,举国若狂。

9、然而,为改进其水动力学性能和促进其实用化,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有关三体船构型与阻力性能的关系。

10、新船型高速三体船的砰击问题与常规单体船不同,除了主船体底部砰击外还包括连接桥砰击,这使高速三体船的砰击问题更为复杂。

11、结果表明:三体核力重排效应对质子和中子单核子势均具有排斥性,而且其贡献随动量和密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12、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是由于患者额外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的疾病。

13、三体的共同特性是植株变矮,分蘖力弱,穗子短小,结实率低和种子瘦小。

14、研究言语控制的模型有修辞实例、修辞格、语体三体,分别为微观研究、功能模拟和宏观研究。

15、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刘慈欣

16、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忽略了摄动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不能足够准确地描述三体系统的动力学性质。

17、这不但证实了三体8和四体8克隆的存在,还发现存在一个较小的五体8克隆。

18、控制茸毛色的基因(t)可以定位在新三体的超数染色体上。

19、本文研究了考虑摄动影响的三体问题的动力学性质及其轨道设计。

20、在动载三体磨粒磨损条件下,试验研究了冲击载荷的变化对铸态复相耐磨钢动载磨粒磨损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