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笔

词语解释
援笔[ yuán bǐ ]
⒈ 执笔。
例援笔立就。
英take up a pen;
引证解释
⒈ 执笔。 《韩诗外传》卷二:“叔敖 治 楚 三年,而 楚国 霸。
引楚 史援笔而书之于策。”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七:“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宋 惠洪 《法云同王敦素看东坡枯木》诗:“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击砚图》:“时 沉石田 在座,乃援笔于便面作《击砚图》。”
张篁溪 《<章太炎先生在狱佚闻录>序》:“辛亥九月归国,余与晤谈往事,援笔记之,用备他年修革命史时之参考。”
国语辞典
援笔[ yuán bǐ ]
⒈ 执笔写字。
引《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近执笔
分字解释
※ "援笔"的意思解释、援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2、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
3、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4、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
5、昭本善文,援笔立就奏章,伏阙上陈。
6、求赞于慈观,慈观援笔立就云:“无上雄文贝叶鲜,几生三藏往西天,行行字字为珍宝,句句言言是福田。
7、素臣触起思乡之念,援笔立成一绝道:管弦风里美人香,玉手殷勤奉夜光;醉卧氍毹扶不起,又挥双泪到家乡。
8、对我而言,瞥见一个小镇竟至获患了这类高度的文化自觉,不失是为中汉文化再起的局部晴雨表,理应支持,故援笔为序。
9、晏殊14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
10、对我而言,看到一个小镇竟然获得了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不失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局部征兆,理应支持,故援笔为序。
11、丁谓、王曾奉旨入值殿庐,相对跪坐于两丈开外的榻侧几前,各自援笔濡墨,文不加点的唰唰记录着。
12、尹民喜甚,退而为文,援笔立成,甚可观。
13、由此,许多宦官能够粗通文墨,有的甚至能够通古晓今,拟旨援笔立就。
14、对我而言,看到一个小镇竟至获致了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不失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局部晴雨表,理应支持,故援笔为序。
15、有诸内而行诸外,乃援笔著作,述拳真实深刻,鞭辟入里;写人风骨凛然,如在眼前。
16、心懍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17、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18、山小姐出题考她,她援笔立就,竟将一个眼空四海的山小姐压服定了。
19、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濡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20、《资治通鉴》说他“作文章,援笔立就。
相关词语
- róng yuán荣援
- dǎng yuán党援
- gēn yuán根援
- jiāo yuán交援
- yuán shì援噬
- jiù yuán救援
- yuán hàn援翰
- yuán zhù援助
- yuán jù援据
- bǔ yuán捕援
- yuán shì援簭
- xiāng yuán相援
- chōu yuán抽援
- yuán yǐn援引
- cè yuán策援
- yuán lì援立
- bá yuán跋援
- shēng yuán声援
- sì yuán四援
- fán yuán樊援
- bài bǐ败笔
- zhèn bǐ振笔
- bǐ jì笔记
- bǐ jù笔据
- bǐ jiàn笔健
- wén bǐ文笔
- zuì bǐ醉笔
- bǐ mò笔墨
- bǐ rén笔人
- bǐ niè笔孽
- bǐ huì笔会
- bǐ huò笔祸
- bǐ lùn笔论
- bǐ náng笔囊
- bǐ lù笔路
- bǐ juàn笔倦
- bǐ jì笔迹
- zǒu bǐ走笔
- shǔ bǐ属笔
- zhēn bǐ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