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已


拼音wú yǐ
注音ㄨˊ 一ˇ

繁体無已

无已

词语解释

无已[ wú yǐ ]

⒈  没有休止;不止。

诛求无已。

ceaseless;

⒉  不得已。

have to;

引证解释

⒈  不倦,不怠。

《诗·魏风·陟岵》:“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郑玄 笺:“无已,无懈倦。”

⒉  无止境;无了时。

《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
唐 李郢 《茶山贡焙歌》:“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臺价无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司讞者苛责无已,不亦寃乎!”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⒊  不得已。

《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宋 岳珂 《桯史·选人戏语》:“无已,质诸夫子。”
《西游记》第六四回:“三藏 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妻曰:‘无已,子其盗乎?’”

国语辞典

无已[ wú yǐ ]

⒈  无止、无尽。

《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司谳者苛责无已,不亦冤乎!」

⒉  不得已。

《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西游记·第六四回》:「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分字解释


※ "无已"的意思解释、无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2、贱恙承远注,并厚惠良药,感刻无已

3、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

4、与此同时,日本则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日本之国际地位有加无已”。

5、“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

6、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

7、“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诗篇诫勉时人及时行乐之际,须有节而不废正事。

8、引起大战的第二个基本原因是德国对英国的敌意有增无已.

9、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

10、安答真是高情厚意,伯颜感动无已

11、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12、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13、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14、为非作歹现象有增无已,这是对我们的社会及其价值观的控诉.

15、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他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之上的道德法则。

16、无能为役忘敌寇,有加无已辱中华——“一·二八”淞沪抗战后记。

17、这是她苦恼中的一种安慰,是对她有增无已的幻灭的一种防御。

18、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19、然而到他惰怠的父亲一辈,家道早已中衰,而飘零的世家子弟的恶习,在米氏家族中似乎有增无已

20、那益元子哪里肯依,又苦留了两日,唐僧取经心重,不肯淹留,无已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