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ngshì

应事


拼音yìng shì
注音一ㄥˋ ㄕˋ

繁体應事

应事

词语解释

应事[ yìng shì ]

⒈  处理世务;应付人事。

引证解释

⒈  处理世务;应付人事。

《列子·说符》:“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
汉 贾谊 《新书·傅职》:“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慙。”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那三更时分空空静静的只是存天理,即是如今应事接物的心。”

分字解释


※ "应事"的意思解释、应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2、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

3、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以应事,务必谨终如始慎,修思荣习而安焉,自无废事。

4、奋始怠终,修业之贼也;缓前急后,应事之贼也;躁心浮气,蓄德之贼也是;疾言厉色,处众之贼也。吕坤

5、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瀛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

6、机在于应事,战在于治气。

7、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8、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9、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10、言礼本应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若遵无父无君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

1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