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uán yīng
注音ㄒㄨㄢˊ 一ㄥ
繁体玄應
⒈ 神妙的感应。
⒈ 神妙的感应。
引晋 郗超 《奉法要》:“犹形正则影直,声和而响顺,此自然玄应,孰有为之者哉!”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帝上眷幽关之易啟,咨玄应之无方。”
唐 白居易 《画元始天尊赞》:“通玄应於希夷,集灵祐於肸蠁。”
1、自公大号初发,爰暨告成,灵祥炳焕,不可胜纪,岂伊素雉远至,嘉禾近归而已哉!朕每仰鉴玄应,俯察人谋,进惟道勋,退惟国典,岂得遂公冲挹,而久蕴盛策。
2、玄应音义六曰:‘耆阇崛山,或言伊沙堀山,或言揭梨驮罗鸠胝山,若讹也。正言姞栗陀罗矩吒山,此翻云鹫台,又云鹫峰。言此山既栖鹫鸟,又类高台也。旧译云鹫头,或云鹫峰者,一义也。’西域记九曰:‘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翻梵语曰:‘耆阇崛,应云耆阇崛多。
3、林玄应在窗户旁心想这老和尚爷爷也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4、允恭克让,其在斯乎?七十二君,信蔑如也!故神禽显贲,玄应特昭,白爵主铁豸之奇,赤爵衔丹书之贵。
5、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悰、圆测等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