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

词语解释
借代[ jiè dài ]
⒈ 一种修辞方式,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它。如:“红领巾参加植树劳动”中的“红领巾”就是代替“少先队员”
英melonymy;
引证解释
⒈ 修辞学辞格之一。甲乙两种事物性质不同而仍有某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名称来代替甲事物的修辞方法,叫做借代。”此借造酒者之名代酒。此借“黄山谷”代 黄山谷(黄庭坚 )的诗。
引《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 字 季常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 马氏 五 常,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此借人之面部特征代人。 宋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之八:“常恐夜寒花索莫,锦茵银烛按《凉州》。”
此借地名代其地所出乐曲。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不过 黄山谷 虽然不好懂, 宋 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
例如: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国语辞典
借代[ jiè dài ]
⒈ 一种修辞学辞格。在语文中,放弃通常所用的本名或语词不用,另找其他相关的名称或语词来代替的修辞方法,称为「借代」。如汉代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善造酒者「杜康」代「酒」。
英语metonymy
德语Synekdoche (S, Sprachw)
分字解释
※ "借代"的意思解释、借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运用借代辞格创造形象化的借代词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本体研究的关注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所以王科长不由得借代了马家爵的名字称呼汪智明,其深意是埋着一句潜台词:“你就是又一个马家爵”。
3、此后讨论了维汉语共有的一种和英汉语共有的一一种借代模式。
4、修辞向词汇渗透也使得大批新词产生,主要的修辞手段是比喻、借代、拟人等。
5、, (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6、借代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词汇类别。
7、一个被反复提及的例子出现在《贝奥武甫》里,书中用“鲸鱼之路”来借代海洋。
8、谈到修辞方法,很容易联想到文学作品常用的拟人、借代、倒装等在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方法。
9、为了让网名更具吸引力,更与众不同,网民在网名的构造过程中大量使用了谐音、借代、超常搭配等修辞格。
10、其构词方式主要有谐音、重叠、比喻、借代、字母缩写、音译借词和别解构词等。
11、从造词与构词角度对明代小说借代词语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这一时期借代词语的类型与特点。
12、修辞的辞格相当多,能够在词的义项增多过程中起作用的一般是比喻、比拟、借代、移觉、委婉、断取、别解等。
13、通过两个条件:相关关系与代替来辨析借代与借喻。
14、他们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语用推理本质上都是借代,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可以用借代模型来描述。
15、英语报刊的修辞也十分活跃,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双关、借代和仿拟等。
16、说话者以借代传递信息,进行交际,正吻合了语言学家所说的“省力原则”,其正面作用已被众多认知语言学家所关注。
17、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借代往往成为中国读者正确理解英语新闻报道的“拦路虎”。
18、第一节用隐喻和转喻理论对譬喻和借代修辞格分别作具体分析,理解它们的生成机制。
19、(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20、第四部分是柯尔克孜谚语的修辞特征,其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对比、反问等。
相关词语
- jiè shǐ借使
- chēng jiè称借
- jiè kuǎn借款
- bì jiè庇借
- jiè yǐ借以
- tāo jiè韬借
- zhěn jiè诊借
- jiè jù借据
- yí jiè遗借
- jiè zhàng借账
- jiè shì借势
- jiè zhòng借重
- jiè yù借喻
- dào lù jí jí道路借借
- jiè tiáo借条
- jiè yì借意
- téng jiè腾借
- yǐ jiè倚借
- dài jiè贷借
- jiè zhù借住
- gǔ dài古代
- dài qiān代签
- dài dài xiāng chuán代代相传
- qīng dài清代
- guān dài冠代
- dài yīng代英
- dài xíng代行
- wǎng dài往代
- dài xù代序
- mò dài末代
- dài zuò代作
- dài xí代袭
- nián dài年代
- dài míng代明
- dài bàn代办
- bù dài布代
- dài zhí代职
- jìn dài近代
- qǔ dài取代
- hòu dài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