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xià

半夏


拼音bàn xià
注音ㄅㄢˋ ㄒ一ㄚˋ
词性名词

半夏

词语解释

半夏[ bàn xià ]

⒈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

⒉  稻品种名。详“半夏稻”。

⒊  仲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有《半夏小集》。

引证解释

⒈  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
郑玄 注:“半夏,药草。”
《急就篇》卷四:“半夏皁荚艾槖吾。”
颜师古 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赊来半夏熏煎尽,投着山中旧主人。”
宋 孔平仲 《常父寄半夏》诗:“齐州 多半夏,採自 鹊山 阳。”

⒉  稻品种名。详“半夏稻”。

⒊  仲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有《半夏小集》。

国语辞典

半夏[ bàn xià ]

⒈  植物名。天南星科半夏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白色球状地下茎。叶子有长柄,开黄绿色花。其块茎皮黄肉白,根可入药,生食有毒,内服须制用。可做止咳剂、袪痰剂和止吐剂。

英语Pinellia ternata

德语Dreizählige Pinellie (lat: Pinellia ternata)​ (S, Bio)​

法语Pinellia

分字解释


※ "半夏"的意思解释、半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除祛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2、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病例为2040例,证型分布为气血亏虚、肝肾两虚、痰浊中阻、寒湿阻络、瘀血阻络。使用的主方分别为归脾汤、左归丸、半夏白术天麻汤、羌活渗湿汤。

3、目的:比较四川南充半夏不同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

4、结果:半夏与水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各具特色,差异明显。

5、用于胃腹冷痛、呃逆、呕吐等症治呃逆,常与降气止呃的柿蒂配伍;治呕吐,可与降逆止呕的半夏同用.

6、方法用珠芽作为组织培养的外殖体进行半夏的快速繁殖研究。

7、中药饮片16批次,以假“川贝母”、假“韭菜子”、假“皂角刺”和假“半夏”为主。

8、侵染半夏的SMV的N端高度变异区是SMV普通株系和WMV基因重组的结果,在进化中承受选择压力。

9、山栀茶千张纸,对坐草蒲黄,无明子半夏曲,汉宫秋莲房。槠子决明远志,南星千里荒。细辛香附白芷,陈墨川木香。新教的药名他还不知怎么唱,就已经过了暑热,染了秋霜。荀夜羽

10、目的研究姜半夏对大鼠抗运动病作用的效果。

11、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草50克,生半夏20克,柴胡1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

12、结论:综合评价指数超过80的可作优良半夏种质,四川安岳和河北易县半夏可作优良种质推荐使用。

13、“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14、旱半夏属天南星科草本,药用地下球茎.

15、用于气逆痰喘症,可配葶苈子、杏仁、半夏等同用;又具有温肾纳气作用,可用于肾虚喘促症,多配附子、熟地、五味子同用。

16、研究发现,半夏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他们的结构密切相关。

17、由于耕作技术的改变和常年采挖,半夏野生资源逐渐减少。

18、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19、由于野生半夏资源日益匮乏,近年来,半夏的人工栽培快繁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

20、柴胡、黄芩各十五克,党参二十克,半夏、桂枝、白芍各十二克,金银花二十克,麦冬十五克,荆芥、陈皮、杏仁、浙贝母各十克,甘草五克,生姜三片,大枣四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