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异言


拼音yì yán
注音一ˋ 一ㄢˊ

繁体異言
词性名词

异言

词语解释

异言[ yì yán ]

⒈  不同意见、言论。

并无异言。

dissenting words;

引证解释

⒈  不同的语言;语言不同。

《礼记·王制》:“关执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史记·大宛列传》:“自 大宛 以西至 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⒉  指不同或反对的意见。

《黄石公三略·上略》:“各阿所以,令主失忠。故主察异言,乃覩所萌。”
《宋书·武帝纪中》:“芳兰既茂,内怀憎恶,乃妄扇异言,无罪即戮。”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当是之时,异行者有诛,异言者有禁,防之又如此其备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阳武侯》:“官收诸媪,械梏百端,皆无异言。”

⒊  指持异议。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经成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

⒋  奇异的言论。

汉 王充 《论衡·自纪》:“﹝ 充 ﹞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公﹞不为独行异言,以峙声名。”

国语辞典

异言[ yì yán ]

⒈  他乡异国的语言。

《礼记·王制》:「禁异服,识异言。」

⒉  意见不同或不相符的言论。

《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芳兰既茂,内怀憎恶,乃妄扇异言,无罪即戮。」

如:「各无异言」。

分字解释


※ "异言"的意思解释、异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融曾召部属计议,部吏多谓汉承尧运,历数延长,今皇帝姓名,实应图谶,且宅中主治,兵甲最强,将来必当统一天下,务请倾心结纳,毋惑异言云云。

2、冯陈二人位高权重,如他们联手异言,便可颠覆此前所为。

3、因为朝廷重小人,以灭无辜,惩善容恶,不留异言,凡是和朝廷相悖的人统统都杀,凡是不归他万家商道的人,处处无路可走。

4、座中之人似乎都对文昭公颇为服帖,除几人神色不舒服外,对此倒没异言

5、初阳能为陛下效力,当是初阳之幸!老臣岂敢有何异言

6、因念夫妻之情不忍明言,情愿退还本宗,听凭改嫁,并无异言,休书是实。

7、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说异言之民。

8、自找截之后,永不再找,永斩葛藤,永无翻悔,永无枝节,各无异言,两相允洽。

9、使潜匿荒僻之地,则耕牧之中,突来阉宦,异言异貌,骇视惊听,不三日必败。

10、而且对我的话是百分百毫无异言

11、及两处回报,汪罕却没甚异言,不过要帖木真休忘前谊,独札木合语带蹊跷,尚记着中道分离的嫌隙。

12、向天亮一脸的严肃,令蒋玉瑛不敢异言

13、此处遗迹,我也有意参与,大家可有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