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o yì
注音ㄅ一ㄠ 一ˋ
繁体標異
⒈ 谓表明与众不同。
⒈ 谓表明与众不同。
引《隋书·西域传·波斯》:“国无死刑,或断手刖足,没家财,或剃去其鬚,或繫排於项,以为标异。”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或多聚徒众,或广置兵仗,或标异服饰。”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其性情好尚固絶异乎常女子也。然亲戚时聚处,酬高应卑,各适其人,未尝以才语自标异,其密於用心者如是。”
1、鸡肠卑见,聊以自度!以朽说祸人、妖言惑众,险行标异、视短心浊,此奸之大者也!古云: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2、王泽下衰,文武将坠,尼父挺生,海岳标异。祖述宪章,有德无位。
3、因为他好高骛远的关系,又标异现奇,独出己见,所以就造成一种别业,与众不同了。
4、“领新标异二月花”,郑板桥的这句诗,常被用来比喻写文章要求新求异,陈言务去。
5、不可标异现奇,不可自夸其德,有这种思想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成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