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ngshì

用事


拼音yòng shì
注音ㄩㄥˋ ㄕˋ

用事

词语解释

用事[ yòng shì ]

⒈  执政;当权。

赵太后新用事。——《战国策·赵策》
用事擅权。

be in power;

⒉  凭感情、意气等行事;办事。

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汉书·丙吉传》
感情用事。

act;

⒊  引用典故。

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沧浪诗话·诗法》
文章用事,不使人觉。

quote;

引证解释

⒈  谓有所事。指行祭祀之事。

《周礼·春官·大祝》:“过大山川,则用事焉。”
郑玄 注:“用事,亦用祭事告行也。”
《穀梁传·定公四年》:“﹝ 蔡昭公 ﹞归,乃用事乎 汉”
范宁 注:“用事者,祷 汉水 神。”

⒉  谓有所事。指执法行刑。

《商君书·赏刑》:“晋文公 将欲明刑,以亲百姓,于是合诸侯大夫于 侍千宫,颠頡 后至,吏请其罪,君曰:‘用事焉。’吏遂断 颠頡 之脊以徇。”

⒊  谓有所事。指起兵;使用武力。

《汉书·田儋传》:“且 秦 復得志於天下,则齮齕首用事者坟墓矣。”
颜师古 注:“首用事,谓起兵而立号者也。”
五代 罗隐 《谗书·书马嵬驿》:“天宝 中,逆胡用事,鑾舆西幸, 贵妃 死於 马嵬驛。”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既破虏而平 晋,遂用事於 燕,不克而还,自此虏復为中国之患。”

⒋  执政;当权。

《战国策·秦策三》:“今 秦,太后、 穰侯 用事, 高陵、涇阳 佐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灵、献 之世,阉宦用事,羣姦秉权。”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事>序》:“方 介甫 用事,呼吸成祸福。凡有施置,举天下莫能夺。”

⒌  指执政者。

《史记·伍子胥列传》:“子胥 专愎彊諫,沮毁用事,徒幸 吴 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⒍  当令。

《史记·律书》:“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餘也。”
《汉书·丙吉传》:“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九:“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綺。”

⒎  指文学作品中引用典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沉侯 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诗用事》:“天下书虽不可不读,然慎不可有意於用事。”
明 胡应麟 《诗薮·宋》:“宋 人用事,虽种种魔説,然中有絶工者,如 梅昌言 :‘ 亚夫 金鼓从天落, 韩信 旌旗背水陈’,冠裳伟丽,字字天然,此用事第一法门也。”

⒏  办事。

《红楼梦》第一〇一回:“吏部奏请急选郎中,奉旨照例用事。”

国语辞典

用事[ yòng shì ]

⒈  当权执政。

《战国策·秦策三》:「今秦太后、穰侯用事,高陵、泾阳佐之。」
《大宋宣和遗事·利集》:「缘京用事,奸人并进。」

⒉  行事、办事。

如:「意气用事」。

⒊  引用典故。

唐·释皎然《诗式·用事》:「诗人皆以征古为用事,不必尽然也。」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分字解释


※ "用事"的意思解释、用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生活中,我们要凡事要三思而行,不要意气用事

2、他对形势的评估完全是感情用事,而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

3、无论发生什么事,我哥哥总是意气用事

4、革命派自今以往,当分为二,其纯属感情用事者,殆始终不能与我公合作。

5、为今之计,切不可急于用事,又是悬赏,又是动员的,只会打水惊恶鱼,枉杀无辜。

6、异善伺候人主意为阿谀,用事三十年,广纳货赂,欺罔视听,远近莫不忿疾。

7、譬如,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中大臣都很怕他。

8、感情用事和夸夸其谈只能阻碍对真理的追求。

9、情报判断者也是人,有时会感情用事

10、不要感情用事

11、不过在李维特和达博纳看来,这些反对纯粹是意气用事

12、对待这样错综复杂的事情,你不能意气用事,否则,将悔之晚矣。

13、考评的时候用事实说话,这样就能够说服员工。

14、听我说一句,这事你不能感情用事,还是先向她赔情道歉吧!

15、遥看明末清初,霸业雄图引英雄用事,时世艰危叹生灵微贱。

16、同事间意见不同时,应当平心静气地讨论,不可意气用事,製造不和。

17、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

18、雷恩:噢,我感到抱歉。可能你当时只是意气用事。你认为你们还能合好如初吗?

19、当女人感情用事时,男人会心烦意乱或恼火,并让她住口,原因就在于此。

20、加以亲贵用事,贿赂公行,各私其家,何知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