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



及第

词语解释

及第[ jí dì ]

⒈  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状元及第。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证解释

⒈  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 唐 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 清 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汉 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 隋 唐 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 乾隆 壬辰第二人及第。”

国语辞典

及第[ jí dì ]

⒈  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

《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为及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登第 登科 中式

不第 落榜 落第

英语to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法语passer un examen impérial

分字解释


※ "及第"的意思解释、及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2、丹一连三道茶,三段折子戏,全演的科举功名的内容,诸如商辂三元及第、梁灏八十八岁点状元之类。

3、传转声明书及第(2)款规定的证据送交注册官后。

4、楚炳文及其父皆状元及第,兄弟楚丙义乃探花出身,当今圣上重文,这样的楚府自然贵不可言。

5、结果表明,PA1010的辐射交联的机理与聚集态结构及第二组分密切相关。

6、广东著名的粥品“及第粥”,又叫状元及第粥、三元及第粥,其实质是一碗包罗猪肉丸、猪肝、猪粉肠的猪杂粥。

7、第一项及第三项让售,由财政部国有财产局办理之。

8、郭振甫表示,随着NV200的上市及第二工厂的建成投产,郑州日产企业竞争力将跃升至全新高度。

9、各国在林业领域做出的承诺被正式写进“森林原则”及第21世纪议程第11章。

10、同济大学创业基金为曼氏建筑重要赞助方及第二大股东。

11、三元及第粥广州林林总总的粥品中,最著名的还是“及第粥”。

12、不论“状元及第”、“三元及第”的牌匾、小孩戴的状元帽,和科举的相关知识,以及广西历来所出12位状元的生平(其中八位来自桂林),都详细的记载与解说。

13、河西村的子弟,有的及第做官,有的学会做生意;即使无田无地,扛长工的,也置地盖房,村子很快兴盛富裕起来。

14、佩服,佩服,小公子博学强记,将来一定会是一位状元及第之才。

15、诗书传家的傅氏最出名的不是恩封太子太保和状元及第,而是门口那三座贞节牌坊。

16、字子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戊寅科状元及第

17、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几乎都是以科举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团圆形式结局,缺乏悲剧精神。

18、第二期幼虫及第三期幼虫的身体两侧具有纵侧膜的构造,是前人没有描述过的。

19、两子都有文经武纬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学士之职。

20、签署第一部份及第二部份时,均须有一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可以是任何年满18岁并持有身分证明文件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