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

词语解释
及第[ jí dì ]
⒈ 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
例状元及第。
英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引证解释
⒈ 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 唐 只用于考中进士, 明 清 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
引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汉 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 隋 唐 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 乾隆 壬辰第二人及第。”
国语辞典
及第[ jí dì ]
⒈ 旧称科举中试为「及第」。
引《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为及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近登第 登科 中式
反不第 落榜 落第
英语to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法语passer un examen impérial
分字解释
※ "及第"的意思解释、及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伍湛记及第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全称“三元及第粥”,是取古时科举考试高中头名的“状元”、“会元”和“解元”的意思而命名的。
2、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3、只有参加进士科考试及第才有踏上仕途的可能,而要进士科及第,少不了要请名师指点,权要延誉。
4、参加实作考试者,须考第1及第2项,另二项由检定考试官抽选。
5、在谈到如何进一步加强甬港经济合作时,叶澍说,CEPA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开放为甬港双方带来极为有利的机遇。
6、上述所有第一阶段的提名调查及第二阶段的评分调查皆属电话问卷调查,由严格督导下的访员进行访问。
7、各国在林业领域做出的承诺被正式写进“森林原则”及第21世纪议程第11章。
8、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
9、元统元年,举进士及第,除授湖广平章,真个是文武全才,元朝第一员臣子。
10、江苏省常熟人,清代书画家、诗人,性孝友,负才略,工诗文,善绘事,康熙十二年进士及第,有《莘田诗文集》传世。
11、说起科举,广州有道名菜的故事也是不得不提,一说出来谁都听过,那就是三元及第粥。
12、黄裳本是状元及第,是个极为聪慧之人。
13、明清时曾将“一甲”称为“进士及第”,“二甲”称为“进士出身”,“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
14、在4x200米接力赛中,第一、二棒及第三棒的部分赛程在各自跑道内进行。
15、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趋于成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
16、主要研究成分及第二相组织对球墨铸钢耐磨性的定量影响规律,从而为合理应用这一新材料和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17、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
18、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分别是第二及第三常见的部位。
19、这个孩子眉目清秀,将来定从三元及第,有所做为。
20、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
相关词语
- gǎn jí赶及
- jí zhì及至
- xuán jí玄及
- chù jí触及
- wú jí无及
- jí jī及笄
- páng jí旁及
- lián jí连及
- dǎi jí逮及
- yù jí预及
- jī jí几及
- jí jí及笈
- jí qī及期
- dài jí代及
- yòu jí又及
- jí fū及夫
- dì jí弟及
- wèi jí未及
- jiàn jí jù jí剑及屦及
- jí mén及门
- dì yǔ第宇
- dì pǐn第品
- cí dì辞第
- mò dì末第
- suǒ dì琐第
- dì yī第一
- dì wū第屋
- kǎo dì考第
- lù dì露第
- jí dì及第
- gōng dì公第
- liè dì列第
- běi dì北第
- huái dì槐第
- dì shǐ第使
- qīng dì清第
- lián dì联第
- pǐn dì品第
- de dì得第
- dì wǔ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