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礼贤下士礼贤下士的意思
xiánxiàshì

礼贤下士


拼音lǐ xián xià shì
注音ㄌ一ˇ ㄒ一ㄢˊ ㄒ一ㄚˋ ㄕˋ

成语解释 礼贤下士

繁体禮賢下士
词性成语


礼贤下士

词语解释

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

⒈  旧指降低身分去敬重、结交身分比自己低而有才识的人。形容君主或高官重视人才。

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侈矜尚,先哲所去。——《宋书·江夏王义恭传》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the scholarly;

引证解释

⒈  谓有地位者能礼敬贤德之人并降格与之结交。

《新唐书·李勉传》:“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 李巡、张参 在幕府,后二人卒,至宴饮,仍设虚位沃馈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河南 抚军 毕秋帆 先生簉室 周月尊,字 漪香,长洲 人也。酷嗜文墨,礼贤下士。”
《红楼梦》第三回:“且这 贾政 最喜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郭沫若 《历史人物·甲申三百年祭》:“看他的很能收揽民心,礼贤下士,而又能敢作敢为的那一贯作风,和 刘邦、朱元璋 辈起于草泽的英雄们比较起来,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气概。”

国语辞典

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

⒈  有地位者能尊礼有才德的人,谦恭待士。也作「礼贤好士」、「礼贤接士」、「礼士亲贤」。

《旧唐书·卷一三一·李勉传》:「其在大官,礼贤下士,终始尽心。」
《红楼梦·第三回》:「且这贾政最喜的是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救危,大有祖风。」

傲世轻才

分字解释


※ "礼贤下士"的意思解释、礼贤下士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袁绍凭借他“四世三公”的这样一个优势,一个家族的优势,结交了很多的人,做出一副折节下士、礼贤下士的样子,干什么呢?

2、潘尚到任后,礼贤下士,博采众议,把个通天府治理得百业兴旺,政通人和,百姓安定,一向太平。

3、他礼贤下士,对读书人十分尊重。

4、点了点头,雷傲并没有直接去见这名少年的想法,礼贤下士是不错,但并不是什么样的人才都值得这样做,在这个讲究出身的时代,礼贤下士这一套并不适用。

5、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划分十分明确,一般贵族与庶民结交是要受耻笑的,但这位陵阳君却因结交贩夫走卒在史书中留下了礼贤下士的美名。

6、然而曹操却因怕天下人认为自己不礼贤下士,以及郭嘉一面之辞养虎为患。

7、为世人所诟病;同时他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

8、君主的仁义宽厚,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起来。

9、按照普通人的思维来看,好像确实是这个样子,上位者就算是假装也要装出一副礼贤下士,千金买骨的样子啊!可孙策在骨子里是多么霸道的一个人物。

10、顺治的博学多闻、礼贤下士,已经把木陈胸臆间的故国之思、华夷之别荡涤殆尽。

11、马成昆之所以礼贤下士地请康剑飞喝咖啡,乃是因为他觉得康剑飞这人很有趣,而且以后必定功成名就。

12、沧云国,邃阳王反叛后,轩辕氏厉精图治,礼贤下士,重建王朝“沧云”。

13、波澜不惊,有仇必报,宁死不屈,虚怀若谷,一诺千金,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忠贞不渝。

14、他们打江山时礼贤下士,坐江山时翻脸不认人,这正好体现了帝王学的诡异莫测之处,术随时变,法无定法。

15、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

16、同样,男士被介绍给女士时,立即平身也一样显得礼贤下士

17、主公有三大优势,一为汉室宗亲,此大义也,二能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此立身之本也,三能唯才是举,不计出身,此贤人所以乐于效死也。

18、丁将军,撇开别的不谈,就冲陛下亲自登门的这份诚意,这种礼贤下士的气度,你就该万死以谢圣恩了。

19、他虽身居高位,但谦恭屈己,能礼贤下士

20、主公,刘大耳简直一派胡言,应当有胸怀天下之心,礼贤下士,敢下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