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


拼音lǐ bù
注音ㄌ一ˇ ㄅㄨˋ

繁体禮部

礼部

词语解释

礼部[ lǐ bù ]

⒈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Ministry of Rites in feudal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本为 西汉 时尚书的客曹。 三国 魏 时有祠部, 北魏 有仪曹, 北周 始称礼部。 隋 唐 以后为六部之一,包括客曹及祠部之职掌,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和接待四方宾客等事之政令,长官为礼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 清 末废部,改设典礼院。

国语辞典

礼部[ lǐ bù ]

⒈  古代官署。汉时为尚书的客曹,至北周始称为「礼部」。隋、唐以后为六部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礼部尚书为其长官。清以后改为典礼院。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

分字解释


※ "礼部"的意思解释、礼部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若是来年礼部会试五人全部蟾宫折桂,一榜五顾也是一段佳话。

2、就忍痛割爱,把他作为砥柱中流之材推荐给朝廷,官至礼部侍郎。

3、木匾的上款为“钦命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顺天学院加三级朱嶟为已故处士崔钟璇之妻刘氏立”,下款为“大清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巳酉二月谷旦。

4、九月初三,英国使团在礼部侍郎松筠的护送下启程离京。

5、笙篁妙谛,钟磬清音,礼部尚书孔思手捧诏书登上祭天坛,跪读诏告曰:天之兴楚,地之尊王。

6、此时的礼部值房,向来 喜怒不形于色 的徐阶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的脸色时而舒展时而绷紧,似是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在权衡着。

7、此时的礼部值房,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徐阶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他的脸色时而舒展时而绷紧,似是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在权衡着。

8、玉徽王朝惠帝广武三年,七月十九,原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承恩伯费无极,上劝进表,朝野震动。

9、这位小姐是礼部尚书苏家的二小姐,七哥近日来着手查办折桂楼就是因为她呢!

10、六月乙巳,礼部尚书杨玄感反于黎阳。

11、第二天,张继就在几名户部、礼部和理藩院官员的陪同下赶到天津,乘坐法国费列罗公司运输茶叶和生丝回国的商船,踏上了他的游说之路。

12、如今的秦牧可一点不落泊,这一天他就收到了南京翰林学士姜曰广、礼部郎中杨声源,太常寺丞洪广生等人的贴子,都是请他赴宴的。

13、当日,在礼部外交司内,日使安达泰盛和陈宜中张世杰刘苏义林正泰华正学开始了商谈。

14、后来刑部和礼部上了两道折子,依我来看,倒觉得这位高胡子没有辜负先帝的嘱托,所作所为,具见忠忱,很有点顾命大臣的样子。

15、他的弟弟和珅从一个笔帖式,升到湖广道御史,破格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一路高升,最后升到四川总督。

16、丙午,以升寅为热河都统,以那清安署礼部尚书。

17、明朝十六帝中,除了明武宗信奉藏传佛教以外,都信奉道教,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世宗都曾任命道士为礼部尚书。

18、又,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3《礼部》“笏囊佩袋”。

19、身为礼部尚书本就是不少监生编修们的座师,亲手夺去门生的功名他不愿,身为胤祉的心腹亲近之人,子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他不甘胤祉成为“士林之贼”。

20、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