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

礼教


拼音lǐ jiào
注音ㄌ一ˇ ㄐ一ㄠˋ

繁体禮教
词性名词

礼教

词语解释

礼教[ lǐ jiào ]

⒈  礼仪教化。

the Confucian or feudal ethical code;

引证解释

⒈  礼仪教化。

《孔子家语·贤君》:“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都人士女,服习礼教。”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江 表虽远,密邇海隅,然染道化,率礼教,亦既千餘载矣。”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报章上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自杀的记事,但为了这些,便来开口或动笔的人是很少的。”
叶圣陶 《倪焕之》二十:“被重新估定而贬损了价值的,要算往常号称‘国粹’的纲常礼教了。”

国语辞典

礼教[ lǐ jiào ]

⒈  礼仪教化。

《书经·毕命》汉·孔安国·传:「世有禄位,而无礼教,少不以放荡陵邈有德者。」
《孔子家语·卷三·贤君》:「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

分字解释


※ "礼教"的意思解释、礼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男母总是把自己打点得井井有条,身教进退有度,孩子个个礼教传家;女母则为人师,教养孩子宽严得体,并热衷于社会公益,人缘奇佳。

2、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

3、虽然,在中国古代孝道实际属于法律的一部分———彼时,法律、礼教、风俗等混合而成的箴规,便是治国的圭臬。

4、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5、相反,人们的行为受到一整套复杂的传统、礼教和风俗习惯的支配。

6、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重视礼教的社会。

7、他29岁,曾为在罗马尼亚境内各地传教的弗吉尼亚洗礼教传教士工作过三年,就在那时学会了英语。

8、鲁迅先生的文章对封建礼教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9、看起来,这位大家闺秀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又长久憋屈在经史子集的温习中,其凄惨可怜,堪比后世的填鸭教育,更悲剧于高三临考时的那些苦娃儿们……

10、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胡适

11、中国近现代启蒙是一种伦理启蒙,因为其目标在于批判建构于家庭权威之上的纲常礼教,其中,女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12、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先有所据守。

13、而当诗变成了《诗》,“诗学”变成了“诗教”时,“礼”也变成了“礼教”,礼的诗性特征逐渐消失。

14、说心里话,我最不喜欢用旧社会的封建礼教方式去待人接物了。

15、倡言重建礼教,整顿风俗,保存华夏文明。

16、作为明朝写实小说的代表作,《拍案惊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表现了尊重个性,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

17、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18、王安石祭欧文的辞彩超越了自我重礼教治政的文学观,在叙事抒情中与欧阳修《祭尹师鲁文》相类;

19、“男尊女卑”与儒家“孝”的文化逻辑,以及“长幼有序”的礼教观存在着的矛盾与冲突,使得孀妇脆弱性与独立性共存。

20、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礼教的束缚下,爱情和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