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o

德教


拼音dé jiào
注音ㄉㄜˊ ㄐ一ㄠˋ

德教

词语解释

德教[ dé jiào ]

⒈  道德教化。

⒉  指德育。

引证解释

⒈  道德教化。

《孟子·离娄上》:“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德教师人之能。”
唐 元稹 《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果毅别将制》:“朕闻德教加於四海,则远人斯届。”

⒉  指德育。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若其公理乎,则德教、智教、体教之外,以实用教为最重。”

分字解释


※ "德教"的意思解释、德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根据索罗亚斯德教教规,大自然元素是神圣庄严的,而人的身体却是腐朽的。

2、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3、但是随着罗马人对西地中海地区及不列颠的征服,督伊德教逐渐销声匿迹。

4、普列德教授说:“这些蠕虫是鲜为人知的一组动物成员,接近于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缺失的进化链。”

5、伊利莎白·布法尔德教了27年英语,她一直认为正是习惯使得成功的学生从其他人中脱颖而出。

6、本文以《论语》的思想内容为参考,归纳总结其中的“德教”思想予以分析和探讨。

7、《大戴礼记·礼察》称礼教(即德教)可“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

8、几个世纪的陷匿之后,琐罗亚斯德教的古代信仰拥有一个新的可见度,一个新的象征标准上升了。

9、荣增鹭序,宠溢螭头;帏幄经纶,恢张庆元德教;指挥谈笑,兼备将相威仪。

10、谟罕默德教民众相信他,说他要把某一座山叫到他面前,然后从那座山顶上为那些信奉他底教律的人祈祷。

11、学者们不同意波斯法拉瓦哈的象征意义。 它是代表琐罗亚斯德教的唯一神,阿胡玛兹达, 「英明的主」的一个象征肖像吗?

12、可能会先讲夜间的田野牧羊人,或者,北极的圣诞老人,或者,当太阳似乎最弱时,这个冬季节日来临了,做督伊德教祈求吧。

13、大流士一世当政时,琐罗亚斯德教定为国教。

14、帕西人都是索罗亚·斯德教的教徒——古老的波斯拜火教徒的后代。

15、它是代表琐罗亚斯德教的唯一神,阿胡玛兹达,“英明的主”的一个象征肖像吗?

16、很多传说和琐罗亚斯德教的传统都说他是在避难所祷告的时候被一位国王的外敌杀害的。

17、艾斯川德教授也说,自花授粉并未根绝植物间的基因流动,而异花授粉也不是生药作物能够逸出隔离管制的唯一方式。

18、萨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艺术在南北朝至隋唐艺术各个美术门类的影响曾经非常广泛,尤其在中国西部地区。

19、还有更多的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奥思想影响琐罗亚斯德教,比如化身,因果报应和星形的位面。

20、他面对着来自琐罗亚斯德教祭司越来越多的敌意,最后被处决为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