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yuán

本原


拼音běn yuán
注音ㄅㄣˇ ㄩㄢˊ


本原

词语解释

本原[ běn yuán ]

⒈  哲学上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

引证解释

⒈  根源,根由。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宋 苏辙 《御试制策》:“臣请为陛下推其本原,而极言其故。”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上:“説者谓 东汉 多名节之士,赖以久存。跡其本原,正在 子陵 钓竿上来。”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今日诗道之弊,其本原尚不在此。”

⒉  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管子·水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戴望 校正引 王引之 曰:“本原、根荄、宗室,皆谓根本也。”
《汉书·董仲舒传》:“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宋 陆游 《自责》诗:“文章跌宕忘绳墨,学问荒唐失本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若夫 娄师德 都督 丰州,亲衣皮裤率士屯田,积穀百万,无转餉和糴之费,此又裕餉之本原在於平日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七节:“还在 汉昭帝 时,有所谓贤良文学的儒生,代表下层豪强,力争盐铁私营权,以为这是致太平的本原。”

⒊  推究,推本溯源。

《墨子·兼爱下》:“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序》:“六圣之德泽,覆露生养,斯其所以盛也。本原事实,其所繇致此,有自也哉!”

⒋  根底,基础。

宋 曾巩 《制诰拟词·相制二》:“某行无錙磷,学有本原。材諝智谋,淑问惟旧。”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清 顾炎武 《与周籀书书》:“为山覆簣,当加进往之功;祭海先河,尤务本原之学。”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君固卓有本原,非近日号为作新体诗者所敢重也。”

⒌  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国语辞典

本原[ běn yuán ]

⒈  根源。

《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根源

分字解释


※ "本原"的意思解释、本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知识的缺失导致行动无据,过度防御行为使得本原风险出现叠加效应。

2、既自出心裁,又契合本原,既高度理性,又无限感性。

3、自然道德律以对天主的渴望及服从为核心,祂是一切美善的本原和裁判者,并使人意识到他人是与自己平等的。

4、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安德烈·莫洛亚

5、在其本原和通常的用法中,喻指声誉和地位的问题,但是它在字面上也可用来指经济资本的累积优势。

6、杜尚玩笑式的现成品《泉》是理解20世纪艺术史的关键,由它引发出了一系列关乎艺术本原的问题。

7、善在美的后面,是美的本原。普洛丁

8、旧唯物主义所坚持的本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缺乏实证科学的有效论证,具有先验主义色彩。

9、以往的种种自然美理论,特别是“自然人化”说都程度不同地忽略了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

10、给出了某种本原条件和指数上界,并对达到指数最大界的极图进行了刻划。

11、作为“道之体”是要阐明形而上的“道”不仅是万物的本原,更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是现实世界的价值源泉。

12、对教育现代性追本溯源的理解,把我们引向了更为本原的基本境域——生涯世界。

13、要使语文教育回归生命的本原,就必须首先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建立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14、对中心对称本原矩阵的本原指数的缺数段进行了完整的刻画。

15、何为自由意志?没有,思来想去,所谓的自由意志,人的个体性,根本是不存在的,人是多么的相似,即是是表面千差万别,追其本原,依旧是一样的。根本,还是为活而活,人所谓的自由意志到底也不过如此。大老师

16、通过对三种长女类型的分析,还原了真实的历史面貌,表现了长女在新旧交替时期本原生命的躁动。

17、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勤研讨以践实学也;重师友以求夹持也;谨交游以遵礼法也。

18、人是依照唯一天主的肖象而受造的,拥有一个相同的有理性的灵魂;人人皆有同一本性,出自同一本原

19、, 这是一份男性的自白书或曰自供状,是一种在生命本原意义上的思考,是对男性禀质的自省和自嘲,亦是对异性的真情倾诉。

20、李建波指出,系统派驻纪检机构务必回归本原,切实强化“派”的权威,当好派出机关的“烽火台”,用好上级监督的“尚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