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院

词语解释
部院[ bù yuàn ]
⒈ 清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
⒉ 清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清 代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故称巡抚为部院。
⒉ 清 代中央六部和都察院的合称。
引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而部院庶僚,亦自以下乔迁谷为耻,迄今十餘年,尚无儒衣冠入馆者。”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告以吾辈同在部院当差,均有寅谊。”
国语辞典
部院[ bù yuàn ]
⒈ 清代各省巡抚,多半兼兵部侍郎及都察院副都御史,故称为「部院」。
⒉ 称中央各部与各院。
分字解释
※ "部院"的意思解释、部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部院官吏人,“ 硕学通儒 ”与“纳税多额”者。
2、为此,清政府对部院进行了大改组,同时增设邮传部。
3、张居正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是敏于决断的实干家,他不恤人言,自负甚高,“内外大计,一出其手定,部院不过一承行吏书矣。
4、又不是荐拔部院大臣,讨论朝中大政,为何要廷议?这只是朕的一件私事,你出出主意就成。
5、天聪时,部院等文职衙署设立后,他们又充斥并操纵部院要害部门,直到顺治中期,以世职集团为核心的清初政局还呈现着鲜明的贵族政治特色。
6、人,部院官吏32人,“硕学通儒”与“纳税多额”者10。
7、著拣选部院贤能官员前往,敬谨料理。
8、“仿行宪政”、官制改革、司法改革构成了部院之争的制度背景。
9、史前馆表示,总督部院赏功牌应该是清朝时期的闽浙总督衙府所颁。
10、老祠内还保留有“进士”、“武魁”的牌匾,其中一方“秀拔天池”的大匾,正是广东巡抚部院为清朝嘉庆二十年该村考出的监元第一名张锦元所立。
11、顺治二年,规定会试要以内阁部院、翰林院、詹事府等官员4人为读卷官,兵部以满、汉族的官员为提调,另有御史作为监试。
相关词语
- bù yǐn部引
- fù bù腹部
- bù lì部吏
- bīng bù兵部
- bù xià部下
- miàn bù面部
- gēn bù根部
- bù láng部郎
- bù jiè部界
- bù fèi部费
- yāo bù腰部
- àn bù案部
- dōng bù东部
- gàn bù干部
- bù kù部库
- bù bié部别
- xī bù西部
- dǐng bù顶部
- bù yā部押
- nán bù南部
- gòng yuàn贡院
- chǎn yuàn产院
- yuàn zhǎng院长
- cháng yuàn场院
- chūn yuàn春院
- shǐ yuàn史院
- mǎ yuàn马院
- jí yuàn棘院
- fó yuàn佛院
- huà yuàn画院
- qǔ yuàn曲院
- jiā yuàn家院
- fāng yuàn坊院
- zhù yuàn住院
- huā yuàn花院
- tǎ yuàn塔院
- shū yuàn书院
- fǎ yuàn法院
- guān yuàn官院
- fǔ yuàn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