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宜


拼音jī yí
注音ㄐ一 一ˊ

繁体機宜

机宜

词语解释

机宜[ jī yí ]

⒈  依据当时情况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

面授机宜。

guidelines; principle of act;

⒉  指事理。

reason;

引证解释

⒈  事理;时宜。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吾不如 嗣宗 之贤,而有慢弛之闕,又不识人情,闇於机宜。”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
《清史稿·兵志十一》:“大学士 荣禄 议令产煤铁各省,咸从速开采……所言切中机宜,亟应筹办。”

⒉  依据客观情势所采取的对策。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若攻战机宜,非臣所习,而军国利害,虽愚亦知。”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机宜难远度,神略决亲行。”
张天翼 《混世魔王》:“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他面授了一些机宜。”

⒊  机密,机要。

宋 范仲淹 《举张方平充经略掌书记状》:“其应答诸路文字,动涉机宜,日不暇给。”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内阁机宜不密》:“文渊阁 宥密之地,外臣非公事不能至,廷陛机宜,无敢泄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批本处》:“故机宜慎密,从无敢迟滞删改者。”

⒋  机会。

《明史·胡美传》:“今总大军攻围城邑,必择便宜可否为进退,无失机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只可恨督师无人,机宜错过。”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人手多了,反会坐失机宜。”

国语辞典

机宜[ jī yí ]

⒈  事理、时宜。

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见其处分军国之事,皆合机宜。」

分字解释


※ "机宜"的意思解释、机宜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兰儿和安德海拍板成交后,又给安德海面授了机宜

2、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

3、乔留着一头中分成的烟灰色波浪发,在给他俩面授机宜

4、关于这个问题,还望您面授机宜.

5、今既知其取胜之资,即当穷其取胜之术,岂可偷安苟且,坐失机宜

6、当地人互授机宜——狡猾的借款人,在故意拖欠他们的第一批抵押贷款之前先买第二套住房。

7、高德所在球队的东家总是不停地“指导”主教练,从主场作战的面授机宜到客场的电话遥控。

8、排球赛开始不久,教练就叫暂停,向队员们面授机宜

9、赛前奥尼尔对韦德面授机宜,为这位全明星后卫出谋划策。

10、教练还在向运动员面授机宜

11、果然文义乃我卧龙啊,此策果真是公私两便,三方兼顾!如此还要请文义行文一封,将机宜授给陈轩了。

12、鄙人是举,并非感情用事,实以我股东等身家财产所系之重,万不容坐失机宜,致贻后悔。

13、当即电陈中央请示机宜,旋奉复示大意要在不丧权不辱国大原则下,妥慎交涉,中央定予以负责支持,当即遵照此原则相与周旋。

14、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

15、慈禧后为了战务,宵旰忧勤,批览章奏,指示机宜,都是一个儿的心思才力,调排这样,调排那样。

16、尹喜、何梁二人领命下去,过了一会在何之洛面授机宜之后。

17、到葛竹来,面授机宜:既然口风已经传到外面去了,倒不如假戏真唱,索性找个媒人到毛家去正式提亲,把毛阿春明媒正娶到蒋家来,一来可以堵住乡邻们的嘴,二来也就此给瑞元这匹野马驹子套上个笼头,省得一天到晚惹事生非。

18、庚申之夏,蜡书赴阙,密陈机宜,为贼所觉,劫归云南,竟遇害于昆明之双塔寺。

19、胡先生亦向在座同学面授机宜,指导他们如何装备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银行业者。

20、乔留着一头中分的烟灰色波浪发,在给他俩面授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