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道

词语解释
恶道[ è dào ]
⒈ 不正之道。
⒉ 亦称“恶趣”。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引证解释
⒈ 不正之道。
引汉 刘向 《说苑·君道》:“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
⒉ 佛教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道。
引《坛经·行由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持世 告假 帝释 曰:‘我修行日久,悟法分明,不可取你人情,交我再沉恶道。’”
《法苑珠林》卷九六:“寧止不行,勿行邪道,身坏命终,堕於恶趣。”
唐 白居易 《画弥勒上生帧记》:“遍念一切恶趣众生,愿同我身,离苦得乐。”
明 无名氏 《四贤记·构衅》:“王氏 女子,双亲早逝,继亡祖母,恐沦恶趣,仰祈超度上 瑶池。”
国语辞典
恶道[ è dào ]
⒈ 凶恶的道士。
例如:「凶僧恶道」。
⒉ 不正当的行径。
引汉·刘向《说苑·卷一·君道》:「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 甚。」
⒊ 佛教上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道。
分字解释
※ "恶道"的意思解释、恶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专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
2、城隍爷,我今天为救人活命,被凶僧恶道追杀,只能牺牲你的金身了!
3、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丘坛的祭司。
4、在这些作品中,庵观寺院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道士成为装神弄鬼的代名词,而最后发现并惩治这些淫僧恶道的,往往是正直的官员和士子。
5、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像来瞻礼,这人得无边功德,可百次降生于三十三天,享受天人之福,永不堕于恶道。
6、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
7、说,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恶道和所作的恶,便可居住耶和华古时所赐给你们和你们列祖之地,直到永远。
8、像佛陀在“中品般若经”里所讲的,我们修行时,如果不能如理如法的修行,所听到的或所修持的教法,都将会变成堕入恶道的因。
9、要救你脱离恶道,脱离说乖谬话的人。
10、那些乡民见状立刻七嘴八舌的央告,请那僧人出头做主,那年轻僧人也不推辞,“阿弥陀佛,有贫僧在此,必然不教诸位施主受那恶道欺凌。
11、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12、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
13、箴8:13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
14、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
15、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谚的口,都为我所憎恶.
16、袁啸哀见状不禁有些迟疑不决,可最终痛恶道:“那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去和死没有分别。
17、敬畏耶和华,在乎恨恶邪恶。那骄傲,狂妄,并恶道,以及乖谬的口,都为我所恨恶。
18、燕语莺声柔和至极却含无限杀机道:“忘恩负义的恶道,人人得而诛之!”。
19、尊者说:“若对我生欢喜心的话,堕入傍生界的众生也能脱离恶道。”。
20、在这些作品中,庵观寺院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道士成为装神弄鬼的代名词,而最后发现并惩治这些淫僧恶道的,【造 句网】往往是正直的官员和士子。
相关词语
- è ròu恶肉
- è jiàn恶剑
- è yǒu è bào恶有恶报
- rén è lǐ bù è人恶礼不恶
- è xiàn恶限
- è rěn恶稔
- è chí恶池
- è zǔ恶阻
- è zì恶字
- è jī恶笄
- è sǔn恶损
- è hū恶呼
- è shí恶实
- è tǎo恶讨
- è shì恶世
- è liǎn恶脸
- è nǚ恶女
- è fēng恶风
- è zhàng恶幛
- è mǎ恶马
- guǐ dào轨道
- mù dào墓道
- hēi dào黑道
- shú dào熟道
- guǎn dào管道
- nán dào南道
- dào kǒu道口
- huáng dào黄道
- bà dào霸道
- dāng dào当道
- dào jiào道教
- míng dào明道
- mén dào门道
- dào yì道义
- biàn dào便道
- gōng dào公道
- bù dào步道
- zhàn dào战道
- jiào dào叫道
- dào rén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