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祖


拼音fù zǔ
注音ㄈㄨˋ ㄗㄨˇ

父祖

词语解释

父祖[ fù zǔ ]

⒈  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

引证解释

⒈  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

《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卿昔为 本初 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魏鉴勋 袁闾琨 《试论皇太极的改革及智囊团》:“﹝ 努尔哈赤 ﹞提出‘七大恨’,以报父祖之仇为号召,组织 女真 人起兵反 明,得到了 女真 人民的拥护。”

分字解释


※ "父祖"的意思解释、父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学生祖父任指挥佥事时,与他二人父祖皆是同僚,深知家中长辈让吾等入学读书,就是希望先生让我等通晓圣人大义。

2、大家都出身簪缨世族,今稍习武事,正该克承父祖箕裘。

3、从简牍材料来看,秦汉子女法律上的孝亲责任主要表现在供养其亲、奔丧居丧、追孝父祖

4、望风希旨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

5、帝的意义经历了一个从在世的父祖到祖先、到人王、到神灵意义的变迁。

6、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祔、小祥、大祥、禫等名目,相当复杂。

7、冬十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大赦天下,文武五品己上子孙为父祖后者加勋官一级,大酺三日。

8、作文章不用避讳,在庙里祭视不用避讳,在君王面前不避自己父祖的名讳。

9、……最可耻的,却是那些袭父祖的余荫,不知绍述先知,一味妄自尊大的人。最好的光荣应该来自我们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倚恃家门。

10、中国自唐季,海内分裂,五代世数尤促,又大臣子孙鲜能继述父祖基业。

11、他出身于中等地主家庭,父祖因多年为人作幕僚,攒下不少家业。

12、岂不知过去我父祖被官军误杀了,朝廷给我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还送回灵枢,授我都督敕书,又封作都督佥事,给年例赏银八百两,赏给蟒缎十五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