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

烈祖


拼音liè zǔ
注音ㄌ一ㄝˋ ㄗㄨˇ

烈祖

词语解释

烈祖[ liè zǔ ]

⒈  指建立功业的祖先。古多称开基创业的帝王。

⒉  用于对远祖的美称。

引证解释

⒈  指建立功业的祖先。古多称开基创业的帝王。

《书·伊训》:“伊尹 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
孔 传:“汤,有功烈之祖,故称焉。”
《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歌,乐既和奏。丞衎烈祖,以洽百礼。”
《新唐书·叛臣传上·李怀光》:“考先王之道,烈祖之训,皆以刑佐德,俾人嚮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此二人者非不欲创业垂统,为一朝烈祖,施后世而传无穷也。”

⒉  用于对远祖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余烈祖于 西晋,始流播於 东川。”

国语辞典

烈祖[ liè zǔ ]

⒈  对有功业祖先的敬称。金文也作「剌祖」。

《书经·伊训》:「伊尹乃明言烈祖之圣德。」

⒉  《诗经·商颂》的篇名。共一章。

根据〈诗序〉:「烈袓,祀中宗也。」
朱传:「此亦祀成汤之乐。」
首章二句为:「嗟嗟烈袓!有秩斯祜。」

分字解释


※ "烈祖"的意思解释、烈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同样出身微贱、知民间疾苦、礼遇贤才、勤政不辍的钱鏐、福建二王、后唐明宗、后周太祖都瞠乎其后,即使礼贤好学、眼光远大的南唐烈祖也仅可望其项背。

2、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罗贯中

3、今大唐欲承大唐继往开来之宏愿,循烈祖聚纳英才之惯例,于庚戌年特开恩科,即日起以招贤十题为引,诚征天下英才。

4、烈祖辅吴之初,未逾强仕,元勋硕望,足以镇时靖乱。

5、除刘邦外,南朝宋武帝刘裕,南唐烈祖李昪,南沛县歌风台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等都是徐州籍。

6、若主上西迁,则公当东架,劳费方始,怨嗟将日闻矣,烈祖纳之,托以岁不利而止,自是宗益预议论。

7、唐得国后,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其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与毗邻诸国保持了较为平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