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èděng

躐等


拼音liè děng
注音ㄌ一ㄝˋ ㄉㄥˇ

躐等

词语解释

躐等[ liè děng ]

⒈  越级;不循原有序列。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礼记·学记》

skip over the normal steps;

引证解释

⒈  逾越等级;不按次序。

《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孔颖达 疏:“踰越等差。”
宋 沉括 《谢知制诰表》:“如臣之比,盖不出庶寮之间;量力而共,詎敢蒙躐等之进。”
郭沫若 《我的学生时代》:“学问是严整的一套,你不能够躐等,也不能够中断。”

国语辞典

躐等[ liè děng ]

⒈  超越等级,不循次序。

《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求事速成曰躐等,过于礼貌曰足恭。」

分字解释


※ "躐等"的意思解释、躐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2、黄玉峰看《学记》里讲“学不躐等”,意为教育不应该超越当时的阶段,但现在的教育是反其道而行之。

3、“学不躐等也”,意思是学习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不能跳跃。

4、以渐而进,优游以俟其化,非可以躐等而求。

5、师父,景元非不情愿也,实因这剑法无可躐等,恐这孩子承当不得、荷担不起!

6、倘有财而无法,或有法而无财,躐等妄想,欲向其前,究落于后,虽大道在望,未许我成;亦如商贾有资本,而不会运用,或会运用而缺资本,终不能获利大富也。

7、殆为一己之私,急于速成,多另辟蹊径(如采补之术),躐等而进;往往不择手段,无端造孽,则有伤天和。

8、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9、无论大小乘,显密各法门,都不可好高鹜远而轻忽躐等

10、他总是以“升平”、“太平”之阶段进化来说明民主进展的不可躐等。康有为为什么要这样来阐释孟学呢?

11、知识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躐等以求。

12、知识只能按部便班,没有能躐等以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