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儿啼


拼音ér tí
注音ㄦˊ ㄊ一ˊ

繁体兒啼

儿啼

词语解释

儿啼[ ér tí ]

⒈  小孩啼哭。

⒉  谓声似小孩啼哭。

⒊  即儿啼帖。

引证解释

⒈  小孩啼哭。

汉 贾让 《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

⒉  谓声似小孩啼哭。

《史记·循吏列传》:“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⒊  即儿啼帖。

《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晋 束晳 《近游赋》:“书儿啼於客堂,设杜门以避吏。”

国语辞典

儿啼[ ér tí ]

⒈  小孩子啼哭。

汉·贾让〈奏治河三策〉:「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

⒉  像小孩般的啼哭。

《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子产传》:「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分字解释


※ "儿啼"的意思解释、儿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

2、山内各村疃小民又皆极贫之户,财力匮乏,不足自卫,以至扶老携幼,露宿涧壑,儿啼女呼,残酷不堪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