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huà

儿化


拼音ér huà
注音ㄦˊ ㄏㄨㄚˋ

繁体兒化

儿化

词语解释

儿化[ ér huà ]

⒈  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suffixation of a nonsyllabic r to nouns and sometimes verbs,causing a retroflexion of the preceding vowel,typical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standard Chinese and of some dialects;

引证解释

⒈  也称儿化韵。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就是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国语辞典

儿化[ ér huà ]

⒈  一字后附「儿」字语尾,读时「儿」与前字相拼,成卷舌韵,相拼时有种种变化,称为「儿化」。如圈儿不读作ㄑㄩㄢㄦˊ而读作ㄑㄩㄚㄦ,牌儿不读作ㄆㄞㄦˊ而读作ㄆㄚˊㄦ。

分字解释


※ "儿化"的意思解释、儿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基于上述考虑,论文首先对普通话元音系统和儿化后缀的音段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底层元音系统有六个单元音的假设。

2、但迁安方言中没有卷舌韵母,这一语音特点同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儿化与北京话的儿化相比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3、儿化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现象。

4、汉语方言的变声、变韵、变调,以及轻声、儿化及其他小称音变等,可统称为语流音变。

5、北京地名的儿化现象十分普遍。

6、因此,他们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就几乎可以说被幼儿化了,特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化、难以沟通、认同感差。

7、朝阳门那里有个豆瓣胡同,用北方卷舌的儿化音来读,叫豆瓣儿胡同。

8、父母习惯把孩子''婴儿化'',对他们的成功期望过高。

9、(3)参照国家语委《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修订课题组和《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规范》课题组的意见,对条目的注音做了修订。

10、先简要介绍靖远方言声韵调,然后讨论后字是儿化韵的“非叠字”和“叠字”两字组变调。

11、详细介绍盂县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连读变调和儿化韵。第二部分:盂县方言声韵调配合关系。

12、去年,我这个*弯女生考进了北京的大学,北京儿化音、四合院儿、南锣鼓巷……这里沉淀的历史和文化,深得如同环抱故宫的后海,让我由衷喜爱。

13、还有一本《北平音系十三辙》,是他从香港带回来的,“这本书是说北京人如何说话,北京土语中的儿化音、轻声,在民国年间就有人进行系统研究了。

14、此外,论文还指出了辞书儿化词的主要存储类型、调整手段及收录风格转变状况。

15、遵循传统的看法,儿化词素只是一个单元音引起前行音节卷舌化的特征,它不在音节结构中占有任何位置。

16、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提出儿化词在海峡两岸综合走势不同,不论从历时层面还是共时层面都渐行渐远。

17、本文着重考察晋语诸方言的儿尾变调与儿化变调,分析这两种变调所遵循的不同音系规则。

18、在文中对儿化的特点、结构进行描述,在用较多的例字加以说明。

19、在现阶段,北京话里的儿化词不仅是一种北京方言词汇现象,而且有理由看作汉民族共同语中的一个语言项目。

20、要采用这种防御手段,那么就拒绝被“婴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