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ér

板儿


拼音bǎn ér
注音ㄅㄢˇ ㄦˊ

繁体板兒

板儿

词语解释

板儿[ bǎn ér ]

⒈  木板。

⒉  明清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⒊  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引证解释

⒈  木板。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三十年前解开你(指柳树精),都是板儿。”

⒉  明 清 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明 董穀 《碧里杂存·板儿》:“正德 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皆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人皆以为良便也。既而南还,则吾乡皆行板儿矣。好钱遂阁不行。”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今京师犹有以二折一之例,但呼小钱。其好钱乃谓之老官板儿。”

⒊  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审音》:“唱有三紧:一要调儿记得远;二要板儿落得稳;三要声儿唱得满。”
《红楼梦》第二八回:“﹝ 寳玉 ﹞唱完,大家齐声喝采,独 薛蟠 説:‘没板儿!’”

国语辞典

板儿[ bǎnr (变) ​bǎr ]

⒈  拍板。

明·汤显祖《紫萧记·第六出》:「一要调儿记得远,二要板儿落得稳,三要声儿唱得满。」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唇底罢吹箫,笛儿丢,笙儿坏,板儿掠。」

⒉  劣质的铜钱。

明·董谷《碧里杂存·卷上·板儿》:「吾乡自国初至弘治已来,皆行好钱,每白金一分准铜钱七枚无以异也,但拣择太甚以青色者为上,正德丁丑余始游京师,初至,见交易者皆称钱为板儿,怪而问焉,则所使者低恶之钱,以二折一,但取如数而不视善否。」

分字解释


※ "板儿"的意思解释、板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这种等待是异常安静和死气沉沉的———每周一到周五的整个上午和下午,他们这些未决犯的全部任务是“坐板儿”。

2、不过那时买一台“板儿砖”很不容易,在单位里要“抓阄儿”才能轮上。

3、在当时,戏法儿、快板儿、太平歌词都广为盛行,与此同时,在东兴市场里还活跃着武行、摔跤等表演团体。

4、这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的赞叹,他们不再“老八板儿”,全力“追求”农业新科技。

5、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6、张奶奶记下了40多篇关于养生保健类的快板儿内容,全是从老年报上摘抄来的。

7、熟皮子用酸奶,根据经验,往里面掺入适量芒硝与盐,有的人还要兑些小米稀粥,搅和匀了,涂抹在生皮板儿上。

8、有时候,生活会拎起一块板儿砖拍你的脑袋。

9、那孩子就站在前面说过的那个麦垛下面,每隔几秒钟,就把他那个哗啦板儿轻快地一。

10、这里面,块头最大的骆驼兄弟一个5岁、一个4岁,到了夏天就开始掉毛,现在已经成了秃瓢光板儿骆驼。

11、一段嘻哈包袱铺带来的快板儿表演正式拉开了当日中秋喜乐会的序幕,这种自由活泼,颇富韵律的艺术形式,一开场就调动了全场人的情绪。

12、格老子!哈板儿就哈板儿,给他们发枪,让他们到前线雄起!

13、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14、土豆窖口用木方子镶边,内侧凹下来,然后用几块长方形木板做窖板儿,盖在上面,这样盖上窖板的土豆窖就和屋地一平了。

15、板儿一见了,便吵着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

16、我也只能当个文艺宣传兵了吧,写字画画之外顶多站在土坡上给行军的部队说个快板儿啥的。

17、练功时他总是要系上那块黑色的板儿带。

18、往常一大早牢骚满腹,喝咖啡前总发表意见,这次看来话是走了板儿了。事情没搞错,而且都上道了。

19、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很多都是老八板儿

20、最终,张博凭借着快板儿才艺在复活赛中“死而复生”,并真正地赢得了走进达沃斯论坛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