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国

词语解释
体国[ tǐ guó ]
⒈ 创建或治理国家。
⒉ 体念国家。
引证解释
⒈ 创建或治理国家。参见“体国经野”。
引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体国垂制,上穆下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刘颂 殷勤於时务, 温嶠 恳惻於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呜呼!先正体国用人,争而不忮如此,天下何得不晏然!”
⒉ 体念国家。
引宋 岳飞 《奏措置曹成事宜状》:“奉圣旨令:……其 马友 等并听帅臣 岳飞 节制,各务体国,共力破贼。”
明 李东阳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韵奉寿》:“夙夜在公长体国,行藏自我亦由天。”
清 梅曾亮 《臣事论》:“然有公忠体国之大臣,则亦不利乎此矣。”
分字解释
※ "体国"的意思解释、体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
2、庙堂之上,和衷体国;介胄之士,饮泣枕戈;人怀忠义,愿为国死。
3、《体国经野之道》是周振鹤的著作之一。
4、钦封飞虎大将军、一等忠武公杨致,公忠体国,武勇仁义,实为大夏屏藩之良臣。
5、天南郡节度使,张慨陈,公忠体国,战绩彪炳,政绩斐然,特封为镇南候,节度天南郡一切军政事务。
6、皓素来便佞,见宠后主,惟畏一公忠体国的董休昭;休昭即董允字。
7、衅端既开,仓皇无措,迁延日久,群议蜂起,有的专矜意气,有的专便私图,既少切中窍要之论,也无公忠体国之心,忽剿忽抚,迄无定见,以致酿成目下的局势。
8、王公公话虽惊世骇俗,却是公忠体国之言。
9、诸位大人,诸位公忠体国,忧国忧民,皇上是知道的。
10、皇上口谕,海州指挥佥事钱贵,朕知汝家世代忠良,今有要事相托,汝当公忠体国,切勿丝毫懈怠,切记切记。
11、自古以来,对人的管理便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国家兴亡、人民安危都跟执公器者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唯有贤能之人才能体国安民。
12、他刚刚之所以将话说得如此决绝,其实主要是为了向灵帝表达自己公忠体国、大义灭亲的忠诚。
13、更为重要的是,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这句话,也确实可以看作是周公思想的核心,真是一部几近完美的伪书,想不服都不行。
14、“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志,而后可以考古论今。
15、官家他这几日经常念叨相公,说若没有相公这样公忠体国之臣在朝中辅佐,他这日子当真不好过。
16、所谓“体国经野,都鄙有章”,一直沿传了2000多年,被列为皇家的正典。
17、地理者,千年一叹的“文化苦旅”为小识,“体国经野”的学问为大识。
18、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 济世安民 之志,而后可以考古论今。
19、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志,而后可以考古论今。
20、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
相关词语
- tǐ wēn体温
- tāi tǐ胎体
- tǐ liàng体谅
- mǔ tǐ kàng tǐ母体抗体
- tǐ xiàn体现
- qún tǐ群体
- xiàn tǐ腺体
- tǐ tài体态
- tǐ fá体罚
- tǐ jiǎn体检
- tǐ cāo体操
- kè tǐ客体
- huó tǐ活体
- zhēn tǐ真体
- tǐ huì体会
- zhǔ tǐ yǔ kè tǐ主体与客体
- wén tǐ文体
- tǐ cái体裁
- tǐ wèi体位
- tǐ chá体察
- guó shī国师
- bié guó别国
- guó huī国徽
- péng guó倗国
- guó qíng国情
- guó jí国籍
- zhōng guó guó huà中国国画
- fù guó富国
- guó yǐ bù guó国已不国
- mài guó卖国
- guó yíng国营
- zhōng guó guó mín dǎng中国国民党
- chū guó出国
- guó měi国美
- guó dù国度
- guó tǔ国土
- guó cuì国粹
- zhuān guó专国
- guó jì国际
- guó gòng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