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

词语解释
大司马[ dà sī mǎ ]
⒈ 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 汉 承 秦 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汉 武帝 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 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 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 魏 晋 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 南北朝 或置或不置, 陈 但为赠官。 明 清 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国语辞典
大司马[ dà sī mǎ ]
⒈ 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
引《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分字解释
※ "大司马"的意思解释、大司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大剑客与街中几人恰成犄角之势,灰衣乡农庞璞有些不自然的低了低头,倒是孔缇和邓禹子大喇喇反瞪过去,毫不在意大司马府剑客的赫赫威名。
2、这王莽是三十八岁做了大司马,其后威权日重,五十一岁就被赐予九锡,后来又假托天命,做起了“假皇帝”。
3、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贤诸葛之言而割情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坑, 深沟高垒 ,案甲养威。
4、“南人”即从南阳、颍川追随光武进入河北,充当其大司马、破虏大将军府早期僚佐的人物。
5、平原广圃,车不结轨,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若归,则臣不若王子成甫,请署以为大司马。
6、五年前范汪病重,范宁便开始替父授学,两年后范汪病故,转年,大司马桓温病故。
7、又诏仁移屯临颖,迁大司马,复督诸军据乌江,还屯合肥。
8、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合、费曜、戴陵、郭淮等以御之。
9、蔡仲,朝中原大司马,姜云维,朝中原中郎将军,一文一武,擦,老子一定要救这两人。
10、冒辟疆一生著述甚丰,他不仅才学卓越,且高风峻节,享年82岁;三国东吴名将大司马吕岱,一生廉洁,享年97岁。
11、司马昱为了弥补双方的裂痕,加桓温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等职位,相当于“军委*席”兼“国务院*理”了。
12、大司马连声答应,竟是要安排车马随行,护送棺椁和汲勉与乾冲同返,他是一派好心,却忘了这些经年降妖除怪的伏魔道之士有着他意想不到的神通。
13、, 东晋大司马大将军桓温,雄姿英发不可一世,自认为样貌出众,风神俊朗,器宇不凡,常常自比司马懿、刘琨这样的大英雄。
14、为父自以为历经沧桑之变,能够洞明世事,明察秋毫,而今方知至死也参不透大司马王莽之所思所为。
15、元狩四年,二位大司马衔命破匈奴于漠北,驱奉良马十四万匹,株钱过亿,粮无数,致使库无赢财,府无良马。
16、独孤氏(553—602),名伽罗,祖籍云中(今大同),寄籍洛阳,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第七女。
17、, 为父自以为历经沧桑之变,能够洞明世事,明察秋毫,而今方知至死也参不透大司马王莽之所思所为。
18、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
19、正如甘兄暂时也不打算为大司马效力一样,为大司马桓公竭智尽忠乃是我之本分,眼下北伐之举迫在眉睫,请恕韩某不敢从甘兄所请。
20、卫公直,性浮诡贪狠,意望大冢宰;既不得,殊怏怏;更请为大司马,欲据兵权。
相关词语
- dà chī dà hē大吃大喝
- dà xiǎo dà大小大
- dà cí dà bēi大慈大悲
- dà míng dà fàng大鸣大放
- dà dí大敌
- dà chuī dà léi大吹大擂
- dà bǔ dà xiè大补大泻
- dà dà luò luò大大落落
- dà hóng dà zǐ大红大紫
- dà hōng dà wēng大轰大嗡
- máng dà厖大
- dà duàn大段
- ā dà阿大
- dà hōng dà wēng大哄大嗡
- dà qǐ dà luò大起大落
- dà chè dà wù大彻大悟
- dà zhái大宅
- dà shěn大婶
- dà qǐng dà shòu大请大受
- dà jí大吉
- niǎo sī鸟司
- dū sī都司
- fēn sī分司
- chūn sī春司
- sī shèn司慎
- chén sī臣司
- máo sī毛司
- jīn sī禁司
- sī tú司徒
- kù sī库司
- diǎn sī典司
- fǎ sī法司
- sī wèi司卫
- sī shì司市
- sī jī司机
- nán sī南司
- chú sī厨司
- sī zhǎng司长
- dà sī大司
- lǐ sī里司
- mǎ xì马戏
- pán mǎ槃马
- zhèn mǎ阵马
- bái mǎ白马
- wén mǎ文马
- mǎ dào马道
- èr mǎ二马
- mǎ lè马勒
- mǎ fēng马蜂
- mǎ jiù马厩
- mǎ lì马利
- qián mǎ拑马
- mǎ jiāng马缰
- zhōng mǎ中马
- mǎ chāo马超
- ā mǎ阿马
- mǎ lù马鹿
- chē mǎ车马
- mǎ guà马褂
- mǎ yuán马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