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正体


拼音zhèng tǐ
注音ㄓㄥˋ ㄊㄧˇ

繁体正體

正体

词语解释

正体[ zhèng tǐ ]

1.正规的字体。

英文standardize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2.正楷体书法。

英文ronde;

3.字母的印刷体。

英文block letter;

引证解释

正体[ zhèng tǐ ]

1.主体,本体。

例证《墨子 · 大取》:“圣人恶疾病,不恶危难,正体不动,欲人之利也,非恶人之害也。”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曰:“言欲存其身以利人,非恶人之以危难害己。”
《汉书 · 外戚传下 · 孝成许皇后》:“夫日者,众阳之宗,天光之贵,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阴而侵阳,亏其正体,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贱踰贵之变与?”
南朝 · 梁 陶弘景 《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今且谈其正体,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2.旧指承宗的嫡长子。

例证《仪礼 · 丧服》:“传曰:何以三年也?正体於上,又乃将所传重也。”
胡培翚 正义:“雷氏 次宗 云,父子一体也,而长嫡独正,故曰体。”
《文选 ·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王宰宣哲於元辅。”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

3.犹正统。

例证隋 王通 《文中子 · 问易》:“晋 · 宋 之王,近於正体,於是乎未忘中国。”

4.正统的体式。

例证南朝 · 梁 刘勰 《文心雕龙 · 论说》:“至 石渠 论艺, 白虎 通讲;聚述圣言通经,论家之正体也。”
王闿运 《论文体》:“赋以 荀子 为正体。”
清 · 袁枚 《随园随笔 · 萧颖士不知史例》:“萧颖士 论史以《春秋》正体,以《史记》为伪体。”

5.正楷字。

例证《法书要录》卷三引 唐 · 李嗣真 《书后品》:“右军 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巖廊宏敞,簪裾肃穆。”

6.规范的汉字字形。

7.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国语辞典

正体[ zhèng tǐ ]

1.主体、本体。

例证《汉书 · 卷九七 · 外戚传下 · 孝成许皇后传》:“夫以阴而侵阳,亏其正体,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贱逾贵之变与?”

2.文字的标准字体,对别体、异体而言。

3.大陆地区用语:(1)​ 指规范的汉字字体。(2)​ 指拼音文字的印刷体。

分字解释


※ "正体"的意思解释、正体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学生们从双文初中毕业时,都能精通注音与拼音两种系统和正体及简体两种中文字体。

2、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它同样可以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事实上,当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以及最重要的沉默去包裹懦弱时,它正体现在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刘瑜

3、编者将文献中的繁体字、异体字、俗体字改为相应的简化字和正体字;对文字错衍脱漏的订正,简单的用符号标出,复杂的用文字说明。

4、它是去年才发表的,在一下用斜体字列出,我的评论还是用正体的文本。

5、一名高中生无意中得到一把古朴长刀,其正体居然是魔神蚩尤的虎魄刀,开始在灵气枯竭的地球掀起一场风暴。

6、定义:用英文字母表示的一个正方体的体个数的等式,叫正体式.

7、从预幼班到一年级,开始学习注音符号、正体字的笔顺与书写。

8、汉字自产生之日起,至《说文解字》立为正体的小篆止,多数字的字形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

9、地址必须以正体详尽填写。

10、汉字方面,正体字与俗体字(近似于今简体字)并用;文体上,文言文与白话文共生。

11、只有某些特定的字体才有可能出现花式大写与普通正体大写的连排(图3)。

12、人们在开药方、写唱本、写私信时使用的笔画简单的字,被称作俗体字,与官方用来写史书、习书法的“正体字”并行存在,难登大雅之堂。

13、本文最后还附录了正体字库的样本.

14、节假日会给众多单身女性带来压力,《心慌的岁月》正体现出了单身女性这一心头之痛,她们将每年一次的“回家兼受审”称为“感恩节逼婚”。

15、考虑到古亚洲汉字的普及率,在神通剧中的世界里起用正体中文作为通用语言无可非议。

16、所学是正体字或简体字?

17、上面的定义用的是正体字排印的,本例句用的是斜体.

18、支龙贵平坦夷旷,为得支之正体

19、顶饰:一些斜体英文字的主要笔画收笔时的回转弧线,它代替正体的衬线。

20、蒋勋教授说,现在汉字有繁简之别,古代则有正体字和俗体字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