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n sǔn
注音ㄅ一ㄢ ㄙㄨㄣˇ
繁体鞭筍
⒈ 见“鞭笋”。
⒈ 亦作“鞭笋”。竹子地下茎上横生的芽。见“鞭笋”。
引宋 黄庭坚 《谢人惠猫儿头笋》诗:“长沙 一月煨鞭笋, 鸚鵡洲 前人未知。”
宋 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诗之二:“舍后荒畦犹緑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竹笋》:“土人于竹根行鞭时掘取嫩者,谓之鞭笋。”
1、细雨催发了地下的“行鞭笋”,那些卧躺在地下竹鞭上的笋芽儿,受梅雨滋润,也一个个拱松浮土露出头儿,成了农家稀有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