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扑

词语解释
鞭扑[ biān pū ]
⒈ 亦作“鞭朴”。亦作“鞭扑”。
⒉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引证解释
⒈ 见“鞭扑”。亦作“鞭朴”。亦作“鞭扑”。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引《邓析子·转辞》:“圣人逍遥一世,罕匹万物之形,寂然无鞭朴之罚,莫然无叱咤之声。”
《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韦昭 注:“鞭,官刑也,扑,教刑也。”
《汉书·刑法志》:“薄刑用鞭扑。”
颜师古 注:“扑,杖也。”
《宋书·少帝纪》:“亲执鞭扑,殴击无辜,以为笑乐。”
唐 元稹 《哭子》诗之五:“鞭朴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夫人奴蓄之,无礼已甚;闻又鞭扑之。”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七》:“她是这样挣扎的挨过畜类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受了多少的鞭扑。”
国语辞典
鞭扑[ biān pū ]
⒈ 鞭,官刑。扑,教刑。鞭扑指用鞭子责打的刑罚。也作「鞭扑」。
引《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分字解释
※ "鞭扑"的意思解释、鞭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2、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
3、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候补的饿殍在沟壑边吟哦;鞭扑底下的囚徒所发出来的不过是直声的叫喊,决不会用一篇妃红俪白的骈体文来诉痛苦的。
4、孔子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鞭扑之自子,不从父之教。孔子
6、悉列江南绅衿一万三千余人,号曰抗粮,既而尽行褫革,发本处枷责,鞭扑纷纷,衣冠扫地。
7、是故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
8、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9、梦兰最忍受不住对方的调侃,二话不说,抽出游龙惊鸿鞭扑向王小六,使出百花门的莲步轻舞身法,飘飘扬扬地往他胸前挥去,这身法虚虚实实,确是不同凡响。
相关词语
- yáng biān杨鞭
- biān fá鞭罚
- lóng biān笼鞭
- biān bì鞭辟
- biān mào鞭帽
- biān qū鞭驱
- biān zhe鞭着
- biān shāo鞭弰
- biān fù鞭缚
- niú biān牛鞭
- jiā biān加鞭
- biān yǐng鞭影
- biān shào鞭哨
- biān zhuó鞭茁
- biān shāo鞭梢
- biān chì鞭抶
- mǎ biān马鞭
- biān niǔ鞭杻
- biān jǐng鞭警
- biān chǔ鞭楚
- pū chī扑哧
- měng pū猛扑
- hé pū合扑
- cuī pū摧扑
- jiān pū歼扑
- biān pū鞭扑
- pū kōng扑空
- kē pū pū磕扑扑
- pū téng扑腾
- pū ròu扑肉
- pū biāo扑膘
- pū chǐ扑褫
- pū sù扑簌
- pū shā扑杀
- pū mài扑卖
- pū shǒu扑手
- dié pū迭扑
- pū tà扑挞
- pū tiān扑天
- pū là扑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