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

词语解释
侍郎[ shì láng ]
⒈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
例兵部侍郎。
英assistant minister;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 秦 汉 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 秦 官,掌官殿掖门户,有丞。
引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謁者……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侍郎郎中》:“葢本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 汉 始有。”
⒉ 古代官名。 汉 制,郎官入臺省,三年后称侍郎。 隋 唐 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 清 雍正 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引《后汉书·百官志三》:“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主作文书起草。”
刘昭 注引 蔡质 《汉仪》:“尚书郎初从三署诣臺试,初上臺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
《宋史·胡铨传》:“近者礼部侍郎 曾开 等引古谊以折之, 檜 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
郑观应 《盛世危言·书吏》:“自大学士、尚书、侍郎及百司尹,唯诺成风,皆听命於书吏。”
⒊ 古代官名。 晋 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国语辞典
侍郎[ shì láng ]
⒈ 职官名:(1) 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主更值执戟,宿卫殿门。东汉时尚书属官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来只称郎。隋朝又称侍郎,并置员外郎,炀帝时各部置侍郎一人,为尚书的副贰,而改各司侍郎为郎。唐改郎为郎中,以员外郎为之贰,历代因之。沿至清末,又改各部侍郎为各部副大臣。(2) 晋时各王国皆有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主掌赞相威仪,通传教令。
英语ancient official title, assistant minister
法语ancien titre officiel, assistant ministre
分字解释
※ "侍郎"的意思解释、侍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乾隆年间,尚书和绅和侍郎纪晓岚在花园饮酒。
2、明代兵部右侍郎、蓟辽总督万世德曾驻兵于此.
3、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
4、简嫔的父亲简政是吏部侍郎,与容贵妃交往密切。
5、郁木洞——在玉笋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至今阴雨,犹闻丝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属地仙赤鲁斑主之。
6、袁保恒刚刚调任刑部侍郎,工作繁忙,袁世凯一边读书,一边帮他办事,学得不少官场本领。
7、府间主人辛祖德,祖籍淮北,去年擢升补了缺,时任当朝吏部侍郎。
8、小葵的爷爷是辅国三朝元老,父亲则是立下大功的武将,哥哥是当今礼部侍郎,弟弟是.
9、其父上官仪擅长写诗,舞文弄墨,精于案牍,曾任秘书少监,后任西台侍郎,最后当上世人瞩目的宰相。
10、大臣们听得义愤填膺,就连保守派也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个个对耶律延禧和贾侍郎怒目相视。
11、同月,安禄山赴任,玄宗敕令中书门下三品以下正员外郎长官、绪司侍郎、御史中丞于鸿胪寺亭子祖饯。
12、三、工部侍郎刘大人与都察院左副御史王大人于早朝途中,竞马高下,天黑路滑,不慎发生踩踏事故,幸无一人伤亡。
13、1901年,邮传部左侍郎盛宣怀花费5万两白银重修电灯公所,并且在德国荣华洋行购买机械设备。
14、明嘉靖年间高中进士,历任广东按察使,云南、江西布政使,后晋升南京刑部侍郎,转北直户部右侍郎。
15、叙功,加兵部右侍郎,赉银币,世?J锦衣千户。
16、熊?作为兵部左侍郎,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刚正不阿,而且平时为人低调,和兵部尚书刘大夏的关系亦是非常好。
17、镇江府督军大将军柳开山晕倒于地上,几位昔日同袍正忙着紧急抢救,兵部的文侍郎是心急如焚啊。
18、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刘昫,以目疾辞位,罢为太保。
19、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20、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相关词语
- cháng shì长侍
- nèi shì内侍
- shì jiǎng侍讲
- shì guān侍官
- huàn shì宦侍
- shì shè侍射
- suí shì随侍
- shì nòng侍弄
- shì xíng侍行
- shì yì侍役
- shì qǐn侍寝
- sī shì私侍
- shì shǐ侍使
- shì zhōng侍中
- gōng shì供侍
- jìn shì进侍
- shì huán侍鬟
- jiě shì解侍
- shì yǒng侍俑
- rù shì入侍
- láng jiāng郎将
- fèng láng凤郎
- ruǎn láng阮郎
- bàn láng伴郎
- cháng láng长郎
- láng guān郎官
- jiǎng láng讲郎
- jiāng láng江郎
- láng bó郎伯
- láng xù郎壻
- wàng láng望郎
- lín láng林郎
- láng dāng郎当
- cūn láng村郎
- niú láng牛郎
- láng wèi郎位
- xīn láng新郎
- kū láng窟郎
- liù láng六郎
- ā láng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