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

词语解释
国号[ guó hào ]
⒈ 一国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清等。
英the title of a reigning dynasty;
引证解释
⒈ 国家或朝代的名号。
引《史记·五帝本纪》:“自 黄帝 至 舜 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 黄帝 为 有熊,帝顓頊 为 高阳,帝嚳 为 高辛,帝尧 为 陶唐,帝舜 为 有虞。”
《北史·崔宏传》:“时 晋 使来聘,帝将报之,詔有司议国号…… 道武 从之,於是称 魏。”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李绍真、孔循 以为 唐 运已尽,宜建国号。”
⒉ 指年号。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避讳改国号改地改官》:“为子孙避讳而改祖宗之国号, 唐 以 中宗 讳 显 而称 高宗 之 显庆 为 明庆 ;避 明皇 之讳 隆基 而改 高宗 之 永隆 为 永崇。”
⒊ 朝廷命妇“国夫人”的封号。亦称有此封号者。
引唐 元稹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告身状》:“恩赐臣母国号告身一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杨相 女适 裴坦 长子,嫁资丰厚,什器多用金银。 坦 尚俭,闻之不乐。一日,与国号及儿女辈到新妇院。”
国语辞典
国号[ guó hào ]
⒈ 代表一国的名号。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
分字解释
※ "国号"的意思解释、国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世界最好的圆号演奏家听到一名学生从法国号中吹出丰富悦耳的音调时,他惊诧得张口结舌。
2、这个系列的作品大部份都是女乐手在独奏小提琴、钢琴、单簧管、法国号,也有二重奏。
3、周成王时,封其后裔熊绎在荆山建立荆国,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改国号为楚,称楚文王。
4、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
5、武后改元天授,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遗志恢复周礼,定都洛阳,更国号为周。
6、, 公元350年,汉族将军冉闵推翻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即皇帝位,定都邺城,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7、一份法国号提供相当于一个人一天所需的四分之一的钠盐。
8、公元23年,绿林军拥立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复用汉朝国号,这大大震动了新莽王朝。
9、却说吴三桂起事以来,已历五年,康熙十三年创建国号,假称迎立明裔,其实称周不称明,早已存了帝制自为的思想。
10、有人主张,这个公投就算通过,也不代表当局会寻求更改国号,老实说,我们认为这纯粹是条文主义的说词。
11、公元690年,武后废睿宗,于9月初9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12、武后改元天授,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遗志恢复周礼,定都洛阳,更国号为周。[造句 网]
13、一份法国号含一克脂肪,而同样分量的薯条则含十法国号的脂肪含量比薯条低得多[造句 网],可营养价值也同样低很多。
14、公元8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这本身就是一起外戚夺权事件。
15、字文泰以周礼改制,国号也采用“周”,以示期事业源于西周,皇帝制天王,下封公侯伯子男,模仿周六国设立六柱国。
16、他儿子叶延接了班,叶延饱读诗书,颇知礼仪,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并立国号为“吐谷浑”。
17、他在一个交响乐团里演奏法国号。
18、大宋宋徽宗年间,国号建中靖国,当时宋都东京有两大宝物,一为色艺双绝的名妓李师师,被风流天子徽宗包养,一为足球秘笈宝典《蹴鞠》,是太尉高俅的镇宅之宝。
19、他什么也没留给她,除了那只法国号。
20、伊娃:显然,法国号是一种铜管乐器,是通过振动的气柱产生的。
相关词语
- shè guó厍国
- gōng guó公国
- guó gòng国共
- měi guó guó huì dà shà美国国会大厦
- zhōng guó guó mín dǎng中国国民党
- tuō guó讬国
- péng guó倗国
- guó yíng国营
- guó dào国道
- gǔ guó古国
- guó qíng国情
- zhèng guó正国
- guó dū国都
- guó xìn国信
- guó mín国民
- guó jiāng bù guó国将不国
- guó cè国策
- guó jiǎo国脚
- guó zhōng国中
- guó mén国门
- hào mǎ号码
- shū hào书号
- xìn hào信号
- wáng hào王号
- qí hào旗号
- bìng hào病号
- shāo hào烧号
- chóng hào崇号
- cǎi hào彩号
- róng hào戎号
- bó hào博号
- chǔ hào储号
- zì hào字号
- sān hào三号
- biān hào编号
- kuò hào括号
- xián hào舷号
- é hào讹号
- jì hào记号
- fú hào符号